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医疗决策

医疗决策

随笔|亲人临终,拖延还是放手?

,我不想接受维持生命的医疗措施。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让妈妈经受呢?”在我看来,在亲人没有留下临终医疗指示、为之代做时,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理当遵行的黄金法则。 另外,一定要区分为临终者做

发布时间:2023-02-21
评论(0)

术的不现实期待甚至“迷信”。近年来医患纠纷和恶性伤医事件屡屡发生,导致医生/医疗机构更倾向于更多让患者及/或其家属“自行”决策的方式(尤其面临疑难杂症之际)。这种决策模式,即产生了(尤其是撤除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7-05
评论(3)

患者有知情权和治疗方式的决定权。“如果患者能表达意愿,且与家属意愿一致,医疗机构则按照其要求制定。但是,如果患者与家属意见相左,医疗机构则面临两难局面。”李瑛说。 按照《深圳医疗条例》,若患者

热评:

财新网友liberty(南通)466天5小时6分44秒前
有尊严、体面的、安详的、由亲友陪伴的自然死亡,比某些方式的存活有意义多了。对年纪较大的老人家,尤其是。
张龙3097(厦门)467天18小时8分52秒前
人到最后时刻要死的有尊严,自己痛苦家人也煎熬,不如换种方式延续我们对家人的爱。
财新网友MIy28s(苏州)467天19小时54分51秒前
进步就是好
发布时间:2022-05-10
评论(4)

团的金融基因深刻影响其,金融产品的盈利规模、交付难度与科技行业差异巨大,决策惯性导致用金融行业的做法对科技行业提要求,难以走通。“比如20亿的收入要求在集团内根本没人看得上,但对初创的医保科技

热评:

fqx(广州)523天14小时27分5秒前
这就是前浪死在沙滩上啊。
ajax433(泉州)523天18小时45分11秒前
可惜?
dxyzing(肯尼亚)524天1小时30分9秒前
保护好数据是必要的…
发布时间:2022-01-04
评论(0)

责任。否则,将很难预测何时可能出现失败——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机器学习应用的教授托米·贾科拉说:“这是一个已经凸显意义的问题,而且在未来它将变得更有意义。无论是投资决策、,还是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2-03
评论(0)

到底要冒这个风险,还是那个风险? 编译 | Kestrel 在作出之前,人们总是希望了解清楚所有面临的收益和风险。但问题是,到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我们已经足够了解一种药物或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9-09
评论(1)

把专科用药送到偏远乡村,因此具有社会价值,但企业应牢记“新医改”以来强调的“医药分家”,既做医又卖药的模式存在风险,“最终一定会干扰的中立性,药品回扣就是在这个环境下产生的。” 中国社科院健康

热评:

亦歌666(陕西)765天20小时26分27秒前
利用在医院排队就诊的间隙,看完了本片报道。
发布时间:2021-04-25
评论(0)

种捆绑式的利益冲突的长期存在,让本来只是单纯的医疗技术讨论,变得更加复杂,以至于上升到医德、腐败、受贿等层面。但是张煜医生引发的讨论的价值在于,把问题抛出来,让大众意识到的复杂性,让医生意识到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3-10
评论(0)

户无法确切了解真实开支,阻碍了其对可能的开支做出明确的预期。用户在接受治疗前后才能得知医疗费用,这对其作出最后的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自付比例过高,或医疗机构使用了全自费的治疗方案,参照上述的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