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内业绩排名较靠前;后来,在执掌建行资产负债部期间,他经常撰文讨论、分析专业问题(参见《财新周刊》2021年第27期《存款利率搅动银行负债管理》),被认为是实践经验丰富、研究功底深厚的专业型干部。 建
面控制短端流动性水位,避免资金在银行间流动性体系空转,脱实向虚而推升债市杠杆;另一方面则补充中长端流动性,在缓解银行负债压力的同时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
热评:
时,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仍在延续,银行负债端成本上行压力不减。据光大证券银行团队统计,2023年1—7月,银行业新增一般性存款16.5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新增15.9万亿元,活期存款减少1.5万亿元
银行负债。)这将给监管方带来c≥0的成本。(*12.这些业务的某些要素,例如计算批发式债务的规模,较为简单。但要弄清楚债务期限、关联性、信用额度、衍生产品风险暴露之类的概念则需要专业技能和投入时间。我
,剔除这个因素后,邮储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达到24.17%,归母净利润也能达到两位数。 上半年邮储银行净息差2.08%,同比下降19个基点(BP),是六大行中惟一保持在2%以上的银行;负债付息率为
今年上半年,存款利率经历了两轮下调,对银行负债端的存款成本的压降起到了一定作用,2023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下降9个BP至2.1%的水平,代表对私存款的个人定期存款平均成本率下降26个BP
映到银行负债成本方面是滞后的。因为3年、5年的定期存款,只能等到期才会重定价,但所以单次存款利率下调对银行整个负债成本的影响是大幅滞后的,2024年银行面临息差压力又会特别大,在这种情况下,再次下调存
宏源宏观团队指出,当前问题在于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化解可能都需要商业银行部门介入,而商业银行的利润是一定的,且需要优先满足自身资本金的需要,这二者之间的矛盾首先需要通过缓和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来解
量房贷利率下调留出空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2023年以来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明显,与MLF利差不断缩小。“考虑到包括存款利率等银行负债端比较稳定,银行利差有所下降,所以本次5年期LPR报
图片
视频
面控制短端流动性水位,避免资金在银行间流动性体系空转,脱实向虚而推升债市杠杆;另一方面则补充中长端流动性,在缓解银行负债压力的同时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
热评:
时,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仍在延续,银行负债端成本上行压力不减。据光大证券银行团队统计,2023年1—7月,银行业新增一般性存款16.5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新增15.9万亿元,活期存款减少1.5万亿元
热评:
银行负债。)这将给监管方带来c≥0的成本。(*12.这些业务的某些要素,例如计算批发式债务的规模,较为简单。但要弄清楚债务期限、关联性、信用额度、衍生产品风险暴露之类的概念则需要专业技能和投入时间。我
热评:
,剔除这个因素后,邮储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达到24.17%,归母净利润也能达到两位数。 上半年邮储银行净息差2.08%,同比下降19个基点(BP),是六大行中惟一保持在2%以上的银行;负债付息率为
热评:
今年上半年,存款利率经历了两轮下调,对银行负债端的存款成本的压降起到了一定作用,2023年上半年,上市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下降9个BP至2.1%的水平,代表对私存款的个人定期存款平均成本率下降26个BP
热评:
映到银行负债成本方面是滞后的。因为3年、5年的定期存款,只能等到期才会重定价,但所以单次存款利率下调对银行整个负债成本的影响是大幅滞后的,2024年银行面临息差压力又会特别大,在这种情况下,再次下调存
热评:
宏源宏观团队指出,当前问题在于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化解可能都需要商业银行部门介入,而商业银行的利润是一定的,且需要优先满足自身资本金的需要,这二者之间的矛盾首先需要通过缓和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来解
热评:
量房贷利率下调留出空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2023年以来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明显,与MLF利差不断缩小。“考虑到包括存款利率等银行负债端比较稳定,银行利差有所下降,所以本次5年期LPR报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