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银行信贷规模

银行信贷规模

两次美国“银行危机”的比较研究:我们从储贷危机中学到什么

,2023年初(1月4日)以来截至4月5日,美国商业减少1.0%(1822亿美元),存款总额减少3.2%(5603亿美元);同期,货币市场基金增长9.0%(4330亿美元)。 最后,上述两次危机

发布时间:2023-03-08
评论(0)

限制,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业。2016年中国面临地方政府债务加剧、经济持续下行,采用降低购房贷款利率及首付比例等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同时开始了房地产“去库存”计划。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导致的世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0-17
评论(8)

份额稳居同业首位;境内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超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建设实现较快增长,截至三季度末普惠金融贷款近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4200亿元

热评:

荣耀无奈(广东)59分59秒前
我看见这组数据挺惊讶的,放贷9.5万亿,我不知道市场有没有这么多9.5万亿流动,但我知道我的工资没升,物价上涨了。
心即理11C(上海)365天4小时56分49秒前
放国企和央企,空转而已
刘博强(北京)365天5小时9分42秒前
中国版消失的借贷人。。
发布时间:2022-05-13
评论(0)

%)。而投资中国的却高达201万亿元,约是美国110万亿元的近两倍。当前国内市场融资结构仍以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为主,其较为偏爱有重资产做抵押的国有企业,使得民营经济及新兴行业较难获得市场融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1-04
评论(2)

积越大,因此,也不断扩张。事实上,以可得数据1997年为基数,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额与贷款余额高度正相关,特别是2013年起,这种相关性更是出奇的密切。 其次,通过政府关联担保也是信用扩

热评:

三晒(北京)649天14小时30分34秒前
我在财新读完的第一篇文章
北方天空(南阳)651天6小时16分51秒前
2022年也许会是最难的一年!
发布时间:2021-12-12
评论(0)

支持居民购房”,央行迅速下调首付比例和住房贷款利率,契税也下调至1%。11月“四万亿”刺激计划确定后,商业限制并放松住房贷款审批。随后可以观察到房地产开发投资与新开工面积同比迅速反弹,恢复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1-08
评论(2)

在需求端。200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央行迅速下调首付比例和住房贷款利率,契税也下调至1%。11月“4万亿”刺激计划确定后,商业急剧扩张并放松

热评:

null==null(上海)584天6小时37分7秒前
上海怎样
小眼睛Mrx(西安)703天12小时29分2秒前
房地产市场硬着陆就是中国经济硬着陆???
发布时间:2021-10-29
评论(3)

,推出了“四万亿元计划”,为扩大内需取消了商业限制,部分资金流入房地产业。2016年中国面临地方政府债务加剧、经济持续下行,采用降低购房贷款利率及首付比例等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同时开始了房

热评:

伐旨(贵阳)718天8小时25分4秒前
关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数据最详实的一篇文章。作为资料好好保存
1927(杭州)718天8小时49分14秒前
房地产乱象造成的浪费和间接损失合计占比更大。
财新网友BbHVEN(苏州)718天13小时18分36秒前
功臣
发布时间:2021-10-19
评论(8)

贷款利率,契税也下调至1%。11月“四万亿”刺激计划确定后,商业急剧扩张并放松住房贷款审批。随后可以观察到房地产开发投资与新开工面积同比迅速反弹,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而当经济复苏、甚至过热

热评:

布雷斯图塔(上海)725天8小时10分9秒前
好文。硬着陆其实就是负反馈,后果可怕,刘副总理研究过两次大危机比较,不光知道股市泡沫崩溃的厉害,更知道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厉害,政策要做调整,尊重市场规律,不要让负反馈伤到经济
陈肖敏(中山)727天7小时18分28秒前
软着陆,硬着陆的讨论没有意义,如同长痛和短痛。俗话说的就是好,长痛不如短痛
singleline7XT(中国香港)727天10小时58分31秒前
这令我想起90年代初, 日本房地产市场的硬着陆. 1985年广埸协议後, 日元大幅升值, 对日本本土宏观经济造成很大的通缩压力. 日本中央银行, 当时作出过度反应, 连续大幅减息, 形成後期惊人的房地产泡沫. --- 因日元大幅升值, 当时以日元计价的外国优质资产, 对日本来说真是价廉物美, 无法抗拒. 如果当年日本中央银行不主动加息刺破自己国家的泡沫, 而是鼓励日本企业家加大力度继续大量收购当时美国国内最优质的资产, 例如高科技制造业, 市区优质物业, 创新性的ICT企业, 甚至乎是艺术博物馆等, 和大量雇用美国当时最优秀的科学家, 工程师和管理人员, 则当年最先倒下而其後将 "失去数十年" 的国家, 将会是美国, 而不是日本 ! --- 很多人以为房地产泡沫一定是 "丑陋的", 因为最终必然会爆破, 形成一地鸡毛. 可惜的是, 当年曰本错过了一个将 "丑陋泡沫" 变成 "美丽泡沫" 的黄金机会. 日本中央银行, 才应是日本 "失去三十年" 的真正祸首. 中国今次要很小心, 应从日本犯过的错误中细心学习. --- (美国当年也是日本泡沫的帮凶. 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 美国股市突然大跌,美国要求日本央行配合, 延迟加息, 使日本的泡沫继续谷大.) ---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