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用地规模

用地规模

地票调研报告:地票交易的一举多得

极性。 五是,规定地票可用于增加区县的。地票可以在有条件建设区落地,将有条件建设区转变成允许建设区,从而增加区县发展的空间,增加区县政府对地票的需求。 六是,对不同地区购买地票实行差别定价。如

发布时间:2023-04-26
评论(0)

高奖励1亿元 新措施聚力招引“三大先导产业”和“四个新赛道产业”,建立重点产业招商机制,每年保障产业不低于1万亩。(财新网) 一季度社会零售总额超预期,为何与居民感受相悖? 近期信贷、就业等指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4-25
评论(3)

关键技术项目最高给予2000万元支持。其中,在产业用地方面,《措施》鼓励产业用地混合利用,每年通过提质增效、存量盘活、城市更新、土地出让等各类方式保障产业不低于1万亩。 “四个新赛道”指代的则

热评:

冷静的狮子(辽宁)174天22小时48分27秒前
上海市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标杆,拿了国家所有的对外优惠政策,还与内地其他地方一起卷有意思吗?能不能做点有价值的事情?看不起他们!
Sharnan(广东)53分52秒前
这个措施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内卷的本质。
财新网友Anl4Cp(浙江)175天1小时9分15秒前
跨省的招商,只是在抢企业,企业从一个地方挪到了另一个地方,对全社会没有益处,只是对当地有贡献。那么为了造福全社会,能不能不要浪费纳税人的钱去奖励这种对全社会没有意义的事情了?这以亿为单位的奖励,能不能用来造点基本医疗设施,来保护老龄化的社会不造成未来医疗挤兑。让大家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消费。
发布时间:2023-04-03
评论(0)

生活空间是以农村居民点为主体、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国土空间。坚持节约集约用地,遵循乡村传统肌理和格局,划定空间管控边界,明确和管控要求,确定基础设施用地位置、规模和建设标准,合理配置公共服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2-03
评论(0)

水淡化工程,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探索实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1-28
评论(0)

。建立健全新增城镇建设与搬迁人口落户城镇数量挂钩机制,加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对搬迁人口大县的倾斜支持力度。支持省级易地扶贫搬迁投融资平台业务转型,重点转向依法合规支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及相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2-23
评论(0)

区内,以避免城镇建设区城乡结合部的无序扩展;行政村小于50亩地的村庄原则上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投入,逐步引导其搬入城镇或保留并重点发展的村庄。编制村庄近期规划,主要以控制蔓延和整治为主,改善生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2-20
评论(4)

,北京市的面积必须相应地扩大至六万公顷左右”。人口规模和这两个重要城市规划指标无疑都是苏联因素的突出体现(参见李杨《20世纪50年代北京城市规划中的苏联因素》)。 中国的城市规划在具体实践中不

热评:

清吹影(陕西)300天9小时48分39秒前
轨道交通,还是很方便
财新网友Do0tCj(重庆)301天12小时34分38秒前
很多人只在乎车子是不是新的,只要有了新车就比得上伦敦、纽约、东京这些城市了。
JacobLam(广东)301天15小时17分26秒前
僵化岂止是城规!地铁站限流的逻辑一样是非常荒谬的。看着地铁耗费人力物力在做着无用功和阻碍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就觉得很不可思议。有一次还问了一个工作人员,想不到答案还真是像我猜的一样,说限流是为了保证下一站的候车人员也可以上车。这简直太荒谬了,还给每个站做客流配额。完全是浪费交通资源,降低通勤效率!不但不合理,因为下一站的人想上车,大可以搬家;而且不公平,因为下一站的人并不会把学位留给上一站的人。众所周知,买房子和租房子都需要考虑多重因素,这本来是个自然的东西,非要去干预。
发布时间:2022-12-10
评论(0)

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内,抓紧编制2010-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重点明确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建设规模,并分解到住房

热评: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