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熨平经济

熨平经济

不一样的“逆周期调节”

逆向对冲来降低甚至周期的波动。2020年7月份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在“跨周期调节”被提出之后,“逆周期调节”开始逐步被淡化。市场对

发布时间:2023-07-14
评论(4)

,货币政策的中心任务是逆周期短期波动,需要保持逆周期调控正确的方向,并不断与跨周期调节和跨区域平衡的要求校准,尽量促进实际利率运行在约等于潜在经济增速的水平。 经济学理论中,一般参考泰勒规则

热评:

女王的小兵甲(北京)92天22小时10分56秒前
有些行业,民企的12%为央企的2%打工,央企基本靠银行授信躺赚,政策差形成食利企业阶层。
雪影西风(广东)19分7秒前
核心关键词是正常和稳定,通俗一点就是不折腾
韩慎之(河南)94天13小时11分17秒前
财政政策是可以调控的,但货币的利率有一个硬性的底,除非掌握铸币权,否则不疯的人都不会乱动货币。
发布时间:2023-07-13
评论(0)

次经济衰退 资料来源:Wind, NBER 指标9:美国实际利率(未发出衰退风险预警) 中央银行致力于周期波动,货币政策成为影响经济周期的关键变量。在经济周期从复苏到繁荣的阶段,中央银行实施货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17
评论(0)

考察稳定化政策的福利收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波动,作者认为,虽然稳定化政策所带来的福利收益并不非常显著,但在一个存在市场缺失及名义刚性的经济中,根据实际冲击的性质相机使用货币政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2-28
评论(1)

一种更优的合约选择。但是,从宏观角度看,这些金融合约均大大增加了经济系统的刚性,放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进而限制企业的风险承担意愿,影响经济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法治的完善可以有效地周期。早在20

热评:

玉含青(江苏)164天10小时31分14秒前
透彻
发布时间:2022-11-23
评论(5)

,公开市场操作会给债市带来一定供给冲击,但冲击是暂时的,特别国债发行对经济与消费的扩张将会波动。 在消费券资金的分配上,出于区域间公平的考量,应由中央筹集资金,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按比例分发到地

热评:

SissyV19(上海)325天12小时14分46秒前
发钱,不是发券!
建业YFn(河北)327天10小时32分28秒前
专家不是说:都发了就相当于没发!
财新网友fmmxhx(北京)327天10小时58分7秒前
省省吧任老板,家门都出不去,上哪儿消费去
发布时间:2022-11-19
评论(0)

、投资、劳动力供给、各类要素价格随之响应,因此,试图通过需求管理波动的政策是无效的。 普雷斯科特涉猎领域甚广,在国际贸易、劳动经济学、金融市场甚至中国经济领域也有颇多贡献。宏观计量经济学学生使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1-04
评论(5)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房地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被作为政策性工具来参与周期的波动。二十大再次强调房住不炒,根本上是要淡化房地产作为稳增长的政策性工具,更多让房地产市场回归民生的本源。长周期来看,中

热评:

干西莫(广东)345天10小时44分13秒前
房地产泡沫是病征 病因是结构问题 刺破水痘只有疼痛 不会治愈
Master lees(海南)345天13小时50分50秒前
应该说是房地产这个无底洞吸附了太多的财富,拖累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再加上疫情叠加贸易战,实体经济奄奄一息,重置房地产对实体经济反而是好事儿了。
财新网友T5q8wf(四川)345天15小时53分30秒前
1,当下房地产现状基本是调控政策层层加码下形成的政策合成谬误,2,现在是实体经济低迷拖累了房地产复苏而非相反,所以单纯刺激房地产也没用
发布时间:2022-11-03
评论(0)

极作用显然不止于减少短期产出损失,消除磁滞效应意味着可以减少未来更长时期内面临的潜在效率损失。Ferraro和Fiori(2018)发现,在考虑到磁滞效应的前提下,如果能够通过逆周期政策周期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