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越胜 旅法学者、作家 去年12月初,京城疫情暴起。我惦念北京的朋友,14日早起就拨打电话询问,第一个电话就打给老郭,是他接的。话筒中的声音如往昔一样的从容淡定,说和嫂子两人五天前就“阳了”,现
文|赵越胜 旅法学者、作家 有朋友自远方来,要去拜谒梵高的墓地。墓地在瓦兹河谷的小镇奥维尔,距巴黎不到30公里。这是梵高最后的栖居之所,也是他的埋骨之地。 文森特·梵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
热评:
。 或许正因为此,当旅法华人赵越胜追怀其老师周辅成先生的《燃灯者》一文发表之后,一时间洛阳纸贵弦诵不绝。赵越胜在文中的这段话更是触目地映照了当今中国大学异化了的师生关系和学院生态: “三十多年,走近
:随笔|赵越胜:记沈公
文|赵越胜 旅法学者、作家 与徐亚英先生相识二十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他永远在路上。从日内瓦湖畔到卡萨布兰卡,从里约热内卢到阿斯坦纳,从雅典到圣彼得堡,从巴黎到高雄,所到之处,皆给那些美轮美奂的建筑打造
文|赵越胜 2020年7月26日接到噩耗,杨鸿年老师走了。我虽远在万里之外,却能感觉到一个没有杨老师的世界会何等空寂。 杨鸿年1934年生,江苏南京人。1951年任南京人民广播电台合唱队指挥,同年考
文|赵越胜 旅法学者、作家 第一次见沈公,是在1987年初春。 我被甘阳拉去参加《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与三联书店的一次业务洽谈,地点在朝内大街人民出版社大楼。那时三联书店已经恢复建制,但还没有自
文、图|赵越胜 旅法学者、作家 一 1856年,《旧制度与大革命》出版之后,托克维尔继续准备写作下卷的材料。他在前言中说:“我一直写到大革命似乎完成了它的业绩,新社会已诞生时。然后我将考察这个社会本
热锅炒冷饭,再把一地的麦穗捡起来加工,看看还能不能炒出一点儿香味来。 那本书的作者(指《燃灯者》作者赵越胜——编者注),结识周辅成先生于“文革”年代,提及当时的新华书店里陈列图书的内容及摆设,勾起了我
图片
视频
文|赵越胜 旅法学者、作家 有朋友自远方来,要去拜谒梵高的墓地。墓地在瓦兹河谷的小镇奥维尔,距巴黎不到30公里。这是梵高最后的栖居之所,也是他的埋骨之地。 文森特·梵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
热评:
。 或许正因为此,当旅法华人赵越胜追怀其老师周辅成先生的《燃灯者》一文发表之后,一时间洛阳纸贵弦诵不绝。赵越胜在文中的这段话更是触目地映照了当今中国大学异化了的师生关系和学院生态: “三十多年,走近
热评:
:随笔|赵越胜:记沈公
热评:
文|赵越胜 旅法学者、作家 与徐亚英先生相识二十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他永远在路上。从日内瓦湖畔到卡萨布兰卡,从里约热内卢到阿斯坦纳,从雅典到圣彼得堡,从巴黎到高雄,所到之处,皆给那些美轮美奂的建筑打造
热评:
文|赵越胜 2020年7月26日接到噩耗,杨鸿年老师走了。我虽远在万里之外,却能感觉到一个没有杨老师的世界会何等空寂。 杨鸿年1934年生,江苏南京人。1951年任南京人民广播电台合唱队指挥,同年考
热评:
文|赵越胜 旅法学者、作家 第一次见沈公,是在1987年初春。 我被甘阳拉去参加《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与三联书店的一次业务洽谈,地点在朝内大街人民出版社大楼。那时三联书店已经恢复建制,但还没有自
热评:
文、图|赵越胜 旅法学者、作家 一 1856年,《旧制度与大革命》出版之后,托克维尔继续准备写作下卷的材料。他在前言中说:“我一直写到大革命似乎完成了它的业绩,新社会已诞生时。然后我将考察这个社会本
热评:
热锅炒冷饭,再把一地的麦穗捡起来加工,看看还能不能炒出一点儿香味来。 那本书的作者(指《燃灯者》作者赵越胜——编者注),结识周辅成先生于“文革”年代,提及当时的新华书店里陈列图书的内容及摆设,勾起了我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