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政策扩张

政策扩张

高培勇:政策调控的“挤牙膏式扩张”

”,或者“宏观上的所得要大于宏观上的所失”。这既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又是宏观调控的基本常识。 举凡,总要付出相应代价去实现政策目标。放眼全局而不计局部得失,必要时宁肯以局部的损失换取全局目标

发布时间:2023-09-13
评论(3)

性改革,但是,改来改去,除了停滞,还是停滞。 既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灵,从需求侧发力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总能管用吧。同样是日本案例,在停滞的几十年中,财政货币了几十年。时至今日,日本政府的杠杆率

热评:

财新网友eeP9ACPxs(北京)26天1小时33分16秒前
市场环境能谈超越吗
游侠行天下(北京)28天16小时31分35秒前
就最后两段有价值
A008(河南)33天17小时32分24秒前
成本转嫁论……
发布时间:2023-08-16
评论(2)

城市也可能边际放松非核心区域的政策限制。我们预计下半年政府会加强财政力度以提振基建投资,包括加快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以及政策性银行重启新一批专项基建投资基金。对于前者,政府要求将剩余的1.3万

热评:

时光的灰烬5(广东)60天23小时21分9秒前
个人觉得目前这个局面最大的原因,还是当前的体制并不是民主体制,政府并不对民众负责因而在经济问题上可以特立独行地坚持政府自有的逻辑,很多人把西方政治经济环境照搬到中国,以为中国政府也会像西方政府那样迅速对经济问题做出反应,那是因为西方政府有选票压力,但在中国没有 (麻烦审核过一下评论吧,财新是为数不多能正经讨论经济问题的网站了,目前大多数中文网站下面的评论都是无意义的情绪发泄和阴阳怪气)
Mendelspace(河南)39分1秒前
继续试探民众的承压能力底线,还有一定的承压空间。正如某网友评论的——刚需也可以被消灭。
发布时间:2023-08-15
评论(0)

部风险加剧的不利环境,市场对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再起,即是否需要通过中央政府发债带动内需恢复。最极端的情况是财政发债、央行买债,直接投放流动性贡献于财政。在中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是不允许直接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22
评论(7)

产、基建等毕其功于一役的解决方案和抓手,政策要尤其注重系统性、协调性,比如经济时非经济政策不能采取紧缩的态势。 7月以来,中央层面释放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信号: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2

热评:

minjie22(上海)35分51秒前
汪涛判断很准啊
13121407线上150(北京)82天23小时27分43秒前
希望利好
爱国者!(江苏)84天12小时22分23秒前
对下半年经济发展拭目以待。
发布时间:2023-07-22
评论(0)

要尤其注重系统性、协调性,比如经济时非经济政策不能采取紧缩的态势。 7月以来,中央层面释放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信号: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12日主持召开平台企业座谈会,听取对更好促进平台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18
评论(0)

,政策要尤其注重系统性、协调性,比如经济时非经济政策不能采取紧缩的态势。 财政政策应发挥更大作用:一是新增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缓解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撬动更大规模的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为稳增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18
评论(4)

率继续攀升、企业应收账款持续上行、民间投资负增长、地方债务风险凸显等问题。 “当前很难找到类似房地产、基建等毕其功于一役的解决方案和抓手,政策要尤其注重系统性、协调性,比如经济时非经济政策不能

热评:

财新网友OsXLBn(北京)90天2小时57分27秒前
预期可以随意调整,比美化数字容易得多
哎哟哎(江苏)90天21小时4分59秒前
有温差
Viggo1984(内蒙古)90天23小时15分41秒前
青年失业率是关键,出口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3-06-16
评论(7)

一度停顿,但旋即恢复。2001年日本的M2/GDP为190%,2019年超过了250%,现在已经接近300%,同样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所以,日本财政和货币的力度、持续的时间都远远超过其

热评:

红龙龙6161(辽宁)99天16小时46分20秒前
实事求是的讲,当年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做的不好。
红龙龙6161(辽宁)99天16小时48分19秒前
实事求是的讲,当年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我们做的不好。
财新网友eeP9ACPxs(北京)119天17小时56分44秒前
那已经是紧缩了呀?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