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诊疗行为

诊疗行为

【周末深阅读】医药反腐进行时:治标同时如何治本?

一步解释说,按30%的回扣率计算,医生为了拿到30元的回扣,要多用100元,但本身医保已经按病种付费,“这个病就这么多钱了”。 反腐风暴持续震荡,医生自觉规范,可以预见将为医保基金留出不少节省

发布时间:2023-08-11
评论(62)

水分、支付方式改革控制不合理后,腐败空间得到了明显压缩。 集采“大杀价”后,去掉药品和耗材中间流通环节,企业产品中能够给医生拿回扣的“油水”减少,控制医疗费用畸形增长。张永指出,纳入集采的药品

热评:

财新网友RnPxSs(陕西)12天21小时14分12秒前
医疗反腐要循序渐进,中国的医生太辛苦了
柳彦涛(河南)15天9小时17分27秒前
如果你能接受以前的医疗水平和死亡率,你大可以不去医院看病,还去卫生室。
言声乐(山东)15天15小时2分48秒前
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让医生通过劳动获得体面的报酬…
发布时间:2023-08-06
评论(4)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P(按病种分值)支付方式改革意在规范,降低医疗成本,但严格的控费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钳制着创新技术和药品使用。北京一名三甲医院的超声科医生向财新反映,现在收治病人时反复诊

热评:

财新网友U8LRhb(天津)70天9小时7分24秒前
各方都拿着计算器,是走不出共赢结局的
财新网友fr0aNL(浙江)70天18小时12分23秒前
让好企业赚到钱,才有机会创新出更多的好产品。
文瀚(浙江)70天23小时43分22秒前
很多人说最近的医疗系统反腐是利空,我不理解,长期看这不是减少药企的销售支出吗,应该有利于真正的好药好公司才对
发布时间:2023-07-22
评论(4)

。“以某地区1800元的起付线为例,患者可能第一次只花了500元,之后每次看病就抱着要凑齐额度的想法,容易发生过度开药和,这在年底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外,有些患者可能顾忌低于起付线部分的自费,将小

热评:

Little Bone(山西)56分10秒前
医疗也需要反特权。
财新网友q2gMV1X70(江苏)86天7小时21分13秒前
只有财新
财新网友0Umh9R(上海)86天7小时48分33秒前
许多效果好的原研药医院不进了,自费也没法用上。
发布时间:2023-07-21
评论(19)

元的起付线为例,患者可能第一次只花了500元,之后每次看病就抱着要凑齐额度的想法,容易发生过度开药和,这在年底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外,有些患者可能顾忌低于起付线部分的自费,将小病拖成大病,最后

热评:

回来了(山东)85天18小时48分8秒前
"反复权衡后,最终的选择是将其一半左右并入统筹基金,扩大互助共济功能" ——个健康职工缴存的部分(以年轻人为主),本来应作为个人的医疗资金,但现在却几乎全部被划拨给统筹,用于当前患者(主要是老年人)的支付。那么30年后,今天的年轻人变老,不再健康,谁来给他们提供医疗开支呢?
财新网友gRVx6s(北京)31天21小时28分23秒前
那时候的年轻人啊
ghostday(陕西)54分24秒前
把公费医疗那部分人与企业职工社保均等化,不要再人为掏空医保基金。医保基金是全民资产,既要为现在退休人员考虑,更为重要的是可持续性,下一代人医保怎么办?起付线一定要有,道德风险不要演变为公地悲剧
魏有文(湖南)80天1小时13分49秒前
人口下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现在就应该多多筹谋;医保改革这事不管怎么说本质还是年轻人为老人买单,钱要花,但是怎么花应该让人监督,要防止地方保护主义,那些喜欢吸血的城市要多出。
发布时间:2023-03-06
评论(1)

。医生工资从医疗服务中取得,禁止将药品耗材检查检验结余用于医务人员工资性支出。鼓励医生开办私人诊所,逐步走向自由执业,医院逐步办成住院医院。加强医保对医生的监督。改革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教

热评:

布雷斯图塔(上海)54天6小时6分34秒前
建议都是好的,就是要靠拍板的人大力推行了
发布时间:2023-01-06
评论(2)

用于医务人员工资性支出。鼓励医生开办私人诊所,逐步走向自由执业,医院逐步办成住院医院。加强医保对医生的监督。改革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教育制度,加强在职的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通

热评:

财新网友aeT7oh(北京)282天1小时14分50秒前
医生目前即便是好几十万的收入,也未见得可与能分房的公务员相比。中央机关司局级干部在三环附近辖下单位的土地上合作盖房,分一套160多平米的经适房,(我的同学正如此)相当于1500万以上,医生多高的工资能赶上?社会平均水平的0.5倍能算合适的待遇?
叶展侠(贵州)282天18小时27分9秒前
最懂行的局长 非常可惜了 多待几年就好了
发布时间:2022-11-16
评论(12)

件,能够有效规范医务人员的,也可以缩短研究证据与临床实践的差距,最终促进科学研究向临床实践有效转化。 问题在于由谁来制订?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循证医学中心陈耀龙在《中国能否应对指南挑战》一文中提

热评:

家里的泰迪好可爱(上海)332天4小时19分25秒前
标准应该按事实制定,怎么符不符合国情这种话也有
verlor(浙江)333天7小时1分39秒前
如果不校准,时间久了肯定不准。
下班不忘买菜(日本)333天8小时15分28秒前
【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王继光也向媒体指出,下调诊断标准不仅不符合国情,而且会大幅增加中国高血压防控的疾病负担。】 以上的发言情绪化了;没任何数据支持,不符合教授的身份,而且会大幅增加对专家的不信任感。
发布时间:2022-10-31
评论(4)

多样的分配形式。 全员目标年薪制也写入多地实施意见。青海、山东、甘肃、湖北提到,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可探索实行全员目标年薪制。这与《指导意见》强调“回归公益”有关,也属弱化医生和具体创收业绩挂钩的

热评:

陈正光军(东莞市)36秒前
本质上是政府投入不足,然后还不是充分竞争的自由市场,价格自然扭曲。
细雨绵绵(上海市)350天2小时30分47秒前
医疗的公益性并不代表医院要姓公
一碗菌粥(佛山)350天6小时53分29秒前
用纳税人的钱,大家都认为吃亏,要喊两嗓子,关键是要谁来评判,是不是纳税人来评判比较合理,否则这个社会的标准在哪里?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