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中诚信托30亿

中诚信托30亿

管清友:经济出清进入下半场

兑付时代正式终结。有两个代表性事件:一是30亿“诚至金开1号”未能按期兑付,拉开了信托违约的序幕;二是债券市场“违约元年” ,首次出现实质性违约,主要是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人违约。 2015年算

发布时间:2018-03-26
评论(0)

行众多的网点进行销售,而销售的对象正是银行的储户。 这方面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14年年初发生的30亿元矿产信托产品兑付危机。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2014年1月31日是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

热评:

发布时间:2014-08-08
评论(0)

务的风险责任,信托公司必须在与银行签订的合同中明确不承担责任,即“合同避险”。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比较强势,不愿意调整合同。信托公司要么放弃这项业务,要么迁就银行放弃合同中的自我保护,如今年初

热评:

发布时间:2014-05-30
评论(0)

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在广泛开展的金融同业业务中明确最终风险的承担主体。” 此前,发生了多起信托“伪集合”通道业务风险事件。30亿矿产信托、吉林信托10亿信托贷款项目,伪集合造成了信托公司风险和收

热评:

发布时间:2014-04-18
评论(0)

托与麦肯锡公司联合出具的一份报告显示,通道业务模式贡献了2012年信托收入的39%。 然而,2014年以来频发的信托兑付危机事件也往往实属通道业务。例如,30亿元矿产项目、吉林信托10亿元的联

热评:

发布时间:2014-04-12
评论(0)

含量又赚钱,当然做得比较多。”据麦肯锡公司在2013年11月的一份报告指出,通道业务模式贡献了2012年信托收入的39%。 然而,2014年以来频发的信托兑付危机事件也往往实属通道业务。例如,

热评:

发布时间:2014-03-04
评论(0)

了。同时,客户经理也都告诉投资者,没问题,你们可以把你们的本儿拿回去了,还能有7%的收益。尽管还有的投资人为没拿到的3%的收益耿耿于怀,但是曾经喧闹一时的30亿兑付案再次以刚性兑付告终。 不过

热评:

发布时间:2014-02-27
评论(0)

信合作,可能发生的兑付不能正在频频上演:30亿元信托产品兑付危机,甚至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刚刚平息;吉林信托10亿元信托产品再现逾期未兑付;最近,华润信托稳益系列集合信托产品,又被曝出本金大幅

热评:

发布时间:2014-02-24
评论(0)

  2014年影响房地产的热词——互联网和信托 今年1月份房地产行业群里热议的事件还有“30亿元煤炭能否如期兑付”。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是自由市场派,认为政府不能救,让其自然爆仓。这样才能教

热评: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