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重大新药创制

重大新药创制

财新周刊|活熊取胆争议再起

题组接手,目前仍在攻关。李锐称,项目已在2021年进入临床二期阶段。 不同于化学复配法,医药界还尝试以生物转化法合成人工熊胆。2008年左右,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牵头“项目”,其中包括虎骨

发布时间:2023-07-29
评论(0)

称,项目已在2021年进入临床二期阶段。 不同于化学复配法,医药界还尝试以生物转化法合成人工熊胆。2008年左右,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牵头“项目”,其中包括虎骨、蜥脚、熊胆等濒危药材替代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12
评论(1)

晓滨、华领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力、加科思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印祥、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崔霁松、贝达药业资深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万江等企业代表,亦有“”重大科技专项技

热评:

丁满(河南)158天2小时23分54秒前
跟芯片行业一样,要坐得冷板凳才可能有突破,而不是一味求短期出效益。
发布时间:2023-04-08
评论(0)

价,也没有围绕成果转化来考虑。” 李佳还建议,政府持续对社会资本热情不足的早期研发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2006年,国务院成立“”科技重大专项,到2020年收官,共支持了3000多个课题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4-08
评论(3)

时的出发点,有时候是为了发现而发现,包括对科研人员的评审评价,也没有围绕成果转化来考虑。” 李佳还建议,政府持续对社会资本热情不足的早期研发项目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2006年,国务院成立“

热评:

叶展侠(贵州)170天17小时43分44秒前
可惜毕不在位
财新网友bub8Dy(上海)186天4小时24分36秒前
集采一次两次上热搜就算了,这两年三番五次上热搜,不就是要营造本届政府多么爱民的表象么。无视市场经济,终究要自食恶果
fancydress(北京)186天17小时31分4秒前
(1)现在药品领域的行政干预相对新能源、芯片等领域少得多,需求端没有消费者补贴,没有采购倾斜政策,供给端没有国家基金股权、银行信贷倾斜。(2)审批端批的慢,卡的紧是突出问题,不过也与整个国家的水平落后,人命关天,不得不谨慎有关,期待未来能好转。(3)至于国家医保,找谁谈,怎么谈,是妥妥的市场行为,作为单一大买家,权力大也是市场经济赋予的。(4)商业医保缺位,个中原因不明,期待专家指点。可能中国的分层需求也需要走一条新路。
发布时间:2023-03-03
评论(4)

药,适当延长谈判周期,把新增适应证自动纳入报销范围,稳定市场预期,推动患者受益。在使用上,对获得国家专项支持的国谈创新药,优先采购应用,畅通进院通道,不列入“药占比”考核,促进创新价值实现

热评:

大大大爷(上海)225天5小时27分23秒前
市场已经告诉我们 真的好产品 早上市+市场运营好 照样可以赚钱 医保并不是放量的必要条件
财新网友8lTnIN(广东)225天23小时17分51秒前
这么多提案,这个算靠谱的之一了。天天压价,表面谋福利,实际自废武功。
财新网友三分(浙江)227天5小时53分15秒前
医药的确应该谋长远,为了当前向企业压价,动用行政手段,那么医药企业恐怕最后只能沦为代工厂,逐步丧失创新能力,因为压价时说的都是对方的生产成本
发布时间:2023-01-04
评论(0)

产创新药发展标志着我国开启国产“进口替代”新时代。 过去10年,国家专项政策引导、科技人才引进计划、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及资本对Biotech(生物科技)投资的爆发性增长,对我国创新药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2-16
评论(3)

。 过去10年,国家专项政策引导、科技人才引进计划、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及资本对Biotech投资的爆发性增长,对推动我国创新药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5-2021年是我国创新药

热评:

ThisIDWasUsed(北京)303天14小时13分3秒前
还是研发中药、PCR技术吧,现代医学需要市场(医保)扶持的。
财新网友yb2U4L(上海)304天6小时18分29秒前
长期信心
simplex1j(上海)304天20小时21分19秒前
我们离传统医学越近就离现代医学越远。
发布时间:2022-11-16
评论(1)

础研究占比仍有较大差距。 根据不完全信息,对比中美在新药基础研发投入,2008年以来中国新药研发投入大幅上升 (包括国家专项中央财政投入),但中国政府总年平均投入不到美国NIH

热评:

RJYL(北京)335天4小时6分49秒前
关注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