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重点大学

重点大学

梁建章:人口减少能缓解“鸡娃”吗

于重点高中和的竞争。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而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只有956万人,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很可能跌破900万人。也就是说,现在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出生人口

发布时间:2023-08-12
评论(7)

为对眼感到可惜。在我看来,或许由于家庭原因,他过于放纵自己,将他的理科天分像废纸一样随手就给丢弃了。但他自己不这样觉得,认为父亲一直坚持让他上学,这一点已经不容易。此外,他觉得哪怕去了读理工科

热评:

财新网友saj6gB(辽宁)25天6小时43分54秒前
"有时一个通宵就能将十几万卖粮款输个精光"种多少地能卖十几万
布雷斯图塔(上海)56天13小时49分1秒前
谁没有几个可以回忆的童年发小,有时间也写写
Sn Leopard(新疆)58天4小时28分59秒前
读出很多共情来
发布时间:2023-07-06
评论(2)

生1000多万,就业成了难题。 以前大家都说“上大学改变命运”,现在这么想的人少多了。中国的富豪,毕业于名校的少,普通大学的多,很多人甚至没上过大学。在普通人看来,大部分人的收入和成就,与大学

热评:

朱里QH7(广东)102天6小时50分8秒前
同分的人,去名校的分的资源少,去普通的变成优秀学生分得资源多,综合下来,可能确实差不多
财新网友6rO5Cc(上海)102天12小时21分43秒前
如果要给一个人的命运打分,那么他的上辈和上上辈有很大的权重。
发布时间:2023-02-18
评论(7)

通吃”效应:“2021年时,很多企业宁可把面试推迟一点,尽量线下面对面;而到了2022年,很多金融机构、科技企业采取全流程线上招聘。我们的调研里,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面试的机会出奇地多,而一些

热评:

细雨绵绵(上海)240天12小时31分38秒前
中国靑年真难,既面临就业压力,又面临为国多生娃的压力
时尚圈(广东)240天12小时40分14秒前
青年人到农村去,振兴乡村
雪茄红酒真配(广西)240天12小时51分47秒前
太惨了
发布时间:2023-02-18
评论(41)

向线上笔面试,却带来“赢家通吃”效应:“2021年时,很多企业宁可把面试推迟一点,尽量线下面对面;而到了2022年,很多金融机构、科技企业采取全流程线上招聘。我们的调研里,特别是理工科的学生

热评:

财新网友HnJGWu(北京)235天16小时31分28秒前
只要失业率还是下降的,就不用担心
YangL2021(广东)236天21小时26分13秒前
如果这些年轻人在年轻的时候都赚不到钱,那后面怎么办?
kekoukele123(北京)237天5小时25分17秒前
水税水硕
发布时间:2022-10-21
评论(0)

会举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校 70 周年发展大会10 月 30 日举行。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6-01
评论(0)

事这份工作。   同许多人一样,我看似重视职业规划,实则是有些随大流。打小成绩就还算不错,一路顺风顺水地进了,学的是热门的经管类专业,那时外企在中国风头正盛,拿到 offer 被请来做就业分享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4-09
评论(0)

冯丽娟观察,近两年,一流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第一大流向是国有企业。前程无忧2021年面向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39%的调研对象在“倾向就业的企业类型”中选择了“国有企业”。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和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4-08
评论(50)

第一大流向是国有企业。前程无忧2021年面向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39%的调研对象在“倾向就业的企业类型”中选择了“国有企业”。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

热评:

忆辽(宁波)515天5小时55分48秒前
都是独生子女
三田君(扬州)516天1小时16分35秒前
双非毕业生是沉默的大多数,鄙视链往下还有大专生、高中生呢。
财新网友q0v58N(阜阳)519天18小时16分50秒前
所以更应该关注连名校光环都没有的那部分毕业生了,但我看的大多数新闻都是邀请985、留学生现身说法……,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