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中国地方债

中国地方债

美国房地产发展模式及中美对比

似之处。但与美国不同,发行实行限额管理制度,新增地方债受到限额约束。此外,美国市政债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而

发布时间:2023-10-10
评论(3)

。由此可见,过去采取的化债手段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有些适得其反。 债务周期的形成源于发展的需要和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有观点认为务增加是因为中央和地方事权及收入的划分不平等,但我对这种说法

热评:

财新网友ExUkuM(中国香港)12小时21分50秒前
持续化债
财新网友JPfpM7(河北)6天13小时25分7秒前
财税改革最终导向议会政治,这是当局避之又避的原因。
诺亚0827(湖南)6天14小时10分32秒前
谈化解方案简单,谈治理改革难。大家都着眼眼前的利弊得失,谁在乎几十年后呢。
发布时间:2023-10-08
评论(3)

的维度。问题的暴露和未来的解决,都与央地关系有关联。 有人认为要通过平衡地方政府财权事权的方式来解决地方债问题。其潜台词是,只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匹配了,不再有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地方政

热评:

财新网友qAkoLJ(北京)3天8小时5分30秒前
地方债最大问题是现在已经成了唐僧肉。
我想我是海612(重庆)6天11小时14分9秒前
地方债现在不是该不该存在的问题,而是无止境的借债和严重铺张浪费贪污挪用的问题
青.(广东)8天3小时55分41秒前
需进一步考虑地方债的用途及收益递减问题
发布时间:2023-08-15
评论(0)

)杠杆率为92.7%。中国中央政府杠杆率相对于海外其他发达国家明显偏低,而近五年规模基本以每年3倍于GDP的增速在增长,政府部门债务中地方债占比过大。对政府来说,利息支出不像本金可以借新还旧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19
评论(0)

财力,在发展中化解债务。 二、务风险整体可控,需关注结构性及区域性问题 从单一行政体制和资产端的保障来看,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15
评论(0)

年预算时把收支缺口充分考虑,增加发行一般国债就可以,也不需要发特别国债。 “中国只有一个大的宏观政策工具还没有动用,就是长期国债。”一位资深政策研究人士表示,关键是怎样把它用好。他称,预算软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15
评论(26)

不需要发特别国债。 “中国只有一个大的宏观政策工具还没有动用,就是长期国债。”一位资深政策研究人士表示,关键是怎样把它用好。他称,预算软约束,没有建立起财政纪律,如果约束机制不完善,随便发行

热评:

bachmenm(上海)84天10小时41分42秒前
先去看一下宏观经济学里总需求的概念是什么再来发表评论吧,学一学IS-LM和AS-AD模型到底是个啥,看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怎么影响总需求的。承认自己无知并不丢人。
老毛608(江西)86天9小时45分35秒前
就离谱,这么低的贷款利率国企完全可以当二道贩子贷款甚至直接存钱
老毛608(江西)86天9小时46分36秒前
民营企业不会奢望短期内可以跟国企完全平等的竞争,如果有一些措施能让民企看到差距在缩小、准入在提高,并且得到了法律保护,信心自然也会增强。
发布时间:2023-07-12
评论(0)

本1.2亿人口数的10倍;庞大的人口数量与地区发展不平衡使得中国当前追赶指数低于日本20世纪90年代水平。 近年来,地方债务快速累积,务压力愈发凸显。从广义政府杠杆率来看,当前中国政府杠杆率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5-30
评论(0)

。 时代成因:债务当前已经与气候、不平等、文明冲突等一样,成为困扰所有国家的全球性难题。务的形成与中国步入后城市化时代有很大关系。地方债务形成的资产主要是城市基础设施,发行基础高度依赖房地产

热评: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