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中国GDP增速

中国GDP增速

最新财新周刊|寻找吸引外资新增长点

必然重新从美国流向其他市场,“但会不会悉数进入中国还是个问号”。他指出,如果GDP较为平稳,有望吸引资金回流,但同时也要关注其他市场的货币政策周期和经济周期。 “这是一场全球资本竞赛。哪里的资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0)

,如果GDP较为平稳,有望吸引资金回流,但同时也要关注其他市场的货币政策周期和经济周期。 “这是一场全球资本竞赛。哪里的资金需求更大,哪里的吸引力就更大,得到的钱就更多。”黄嘉诚说。 “平准基金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9-11
评论(0)

花到哪了? 随着中国老龄化和人民对更好医疗服务的要求,政府作为医疗卫生支付主体之一的责任进一步提升。但是,自2010年以来,GDP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速也随之下降(见图2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23
评论(0)

商业化变现中。 李彦宏预计,下半年将会持续看到明确的线上广告复苏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三季度线上广告收入将会介于二季度增速和GDP之间。 从移动生态数据上看,截至2023年6月,百度App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12
评论(6)

对2023年GDP的预测,但很多人尚未充分意识到“经济长新冠”的影响,并错误认为稳增长政策会产生预想的效果。一些观察人士可能仍然高估了2024年及未来数年的经济前景。经合组织(OECD)目前对

热评:

offa2007(河北)59天9小时39分51秒前
疫情结束后经济复苏缓慢,反映出深层次问题。十几年了,山还在那里。
勉力明(宁夏)61天11小时38分52秒前
高增长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后要慢慢适应4%-5%的日子。
财新网友it7XqY(北京)61天19小时36分12秒前
消费主力的中产家庭可支配收入就那么多。疫情期间旅游经费被转移到耐用品投资、消费升级。疫情后这部分可支配收入又分配回出行旅游,必定带来消费降级。此外,多个行业受监管打压造成中产家庭可支配收入下降和对失业的预期增加,恢复消费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发布时间:2023-08-10
评论(0)

上行周期。 2012年之所以会出现长达54个月的PPI负增长,原因有二: 一是经济增速换挡并非一蹴而就。2012年起,GDP持续下台阶,先后“破8”“破7”,逐步由高速增长切换至新常态,这背后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08
评论(3)

10个百分点。就是说,如果未来GDP中枢在4%—5%,那么经过制造业2021—2022年的产能投资扩张,在供给侧制造业局部又将出现产能过剩迹象,其中一部分还是新兴高端制造业。 在消费需求侧,居

热评:

ghostday(陕西)73天17小时44分49秒前
短期措施,并不能改变长期预期差的结果,唯有对食利阶层动刀子这种改革才能让经济重新走上长期潜在发展水平
财新网友SopAJC(四川)96天15小时51分38秒前
太理想了
财新网友4gjr82(广东)5秒前
没有增量,只靠存量互博,结果可想而知。
发布时间:2023-06-28
评论(1)

6.1%调低至5.5%,摩根大通由5.9%下调至5.5%。6月26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也将今年GDP预估由5.5%调降至5.2%。 市场憧憬更多的经济刺激政策在近期出台。Chris Iggo对此表

热评:

文成栋(广东)110天13小时7分47秒前
去掉金融机构,A股真的称得上便宜吗?
发布时间:2023-06-12
评论(0)

,也隔离了不同投资组合。 针对中国经济的复苏,沈联涛预计,2026年GDP将上升至6%。在欧美可能面临衰退且外需依然疲弱的情况下,内需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从消费端来看,家庭在疫情期间积累了

热评: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