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中国货币供应量

中国货币供应量

盛松成:政府债券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提高了宏观调控的精准度。具体而言,统计口径的三次大调整分别是:2001年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2002年将在华外资银行、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

发布时间:2021-08-10
评论(0)

PPI有望趋于回落;中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在央行看来,当前通胀压力整体“可控”,很大程度得益于增速自去年5月起就领先其他大型经济体逐步回归正常。中长期看,...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2-24
评论(0)

币市场产生直接冲击。其次,人民币跨境流动,流到全球任何一个国家,最终都体现为中国境内的同业存款,只会改变人民币存款的结构,而不会改变存款的总量,因此,不会影响,也就不...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3-05
评论(0)

每个乡、镇都有了几个持牌金融机构,加上邮储银行、小贷公司、P2P、余额宝、微信支付等。在/GDP之比已经远远超过欧美绝大多数国家;居民和企业的负债水平也奇高;居民借...

热评:

发布时间:2018-11-28
评论(0)

  中国做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第一的货币供应量。   截止2018年9月末,M2高达180万亿人民币,约合26万亿美元(汇率按1:6.9折算),而同期美国的M...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7-02
评论(0)

%。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总量的稳步增长,为人民币奠定了价值基础。 中国货币发行规模稳定,M2增长速度逐步放缓。2017年6月,M2为163.13万亿元人民币,2...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5-04
评论(0)

币化进程”,为为何远远超出经济增长和通胀之和提供了一种解释;并在1998年预警了通货紧缩、提出对策,此举直接奠定了他从学者转为官员的基础。进入央行之后,易纲在21年的...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5-04
评论(0)

”,从2007年起任央行副行长。 对于易纲接任央行行长,国内外评价非常积极,认为最大的优势是可以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专业度。易纲对货币政策有深厚的理论研究,曾提出了“中国的货币化进程”,为量<...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3-19
评论(0)

过一系列深入研究,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提出了“中国的货币化进程”,为为何远远超出经济增长和通胀之和提供了一种解释;二是在1998年预警通货紧缩的出现,并提出...

热评: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