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中国评级展望

中国评级展望

专栏|“预期差”现象频繁上演的背后

和穆迪下调评级展望这两个独立事件几乎在同一时间窗口相继发生,耐人寻味。值得指出的是,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测和穆迪下调,理由有共同之处,即中央政府和广义的公共部门扩大财政支出来化解债务风

发布时间:2017-09-26
评论(0)

的潜在溢出风险”。此后,中国财政部于9月22日回应称,标普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对于标普而言,这是自1999年以来首次下调中国主权评级,此前曾于去年3月将从稳定下调为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9-21
评论(0)

2.8%-4.9%之间。 不过,标普对中国的长期评级展望仍为稳定,这与穆迪一致。去年三月,穆迪曾将由稳定调整为负面,随后又在今年5月的调整中将展望再度调回稳定。 “展望为稳定,反映我们认为未来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6-12
评论(0)

红利,因此低估了供给侧改革下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此类误判在去年就已经显现。去年三月,穆迪和标普先后下调。但是此后至今,中国经济走势不弱反强。在IMF的五次预测中,中国经济的预期增速获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5-25
评论(0)

级机构接连对中国发难,2016年3月,穆迪和标普断然下调了,惠誉也对中国主权债务风险和信用违约风险发出了口头警告;2017年5月,穆迪更是直接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我们认为,在全球评级普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4-16
评论(0)

并没有反映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刚刚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长6.7%,楼继伟称,“还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 国际评级机构下调的一个原因在于,担忧中国财政状况的可持续性,尤其是政府债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4-13
评论(0)

也将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评级展望并不等于评级本身,调降评级展望并不会直接影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政府债券的持有,进而推升中国国际融资的成本。而且,中国国债的持有者也主要是国内投资者。因此,很少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4-06
评论(0)

。 高杠杆率成为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的主源头,令惠誉难以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上调至AA。目前,惠誉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仍然为A+,经济展望稳定。近期两外两家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和标普已先后将由稳定下调至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4-01
评论(0)

权评级展望。 惠誉亚太区主管高翰德(Andrew Colquhoun )表示,惠誉对稳定,评级为A+。尽管目前中国经济存在许多系统性风险与脆弱性,但中国的主权资产负债表仍然坚挺,这一评级结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