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中国人口数量

中国人口数量

去年全国新生儿不足千万,一孩占比逐年上升

“90后”年轻女性,人数比“70后”明显减少。另外,近十年来女性初婚年龄加速推迟,已婚女性生育率也持续走低,进一步压低了出生人数。 多名人口学者此前判断,已达到峰值。人口负增长是既定的必然趋

发布时间:2023-08-22
评论(2)

(下同)经济年均增长0.37%。最后一波高速增长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其中期后,最高的198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了16.61‰。从1988年开始,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开始下行。20年前自然增

热评:

财新网友6rO5Cc(上海)55天8小时59分2秒前
文章虽好,但是发晚了。
雅风white(河南)56天10小时1分19秒前
利益集团肯定把利息留在自己手上
发布时间:2023-07-25
评论(1)

一的2.9万美元,最好超过情形二这个3万美元的整数线;或者达到3.75万美元。下面的分析将假设在2035年之前,不变。当然这个假设并不特别准确,但不会过于偏离真实情况。 下面,本文将采用与

热评:

章鱼丸子1984(上海)79天13小时16分38秒前
省流:有困难,但是还能抢救一下。
发布时间:2023-01-28
评论(34)

零增长和负增长,2022年如预期中出现人口负增长并不惊讶,但依然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拐点,“我相信在人口发展方面,2022年注定是会被经常提起、写入历史的一个年代。” 多位人口学者判断,已达

热评:

回来了(湖南)260天5小时7分40秒前
"“几十年来大家都一直在预测,中国人口什么时候会从内在的负增长转换为显性的负增长。”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感叹" ——这位就是20年来一直使用无法解释的推算方法给出1.7+的总和生育率,坚决主张维持和抓紧计划生育政策,及预测二胎放开后第二年出生人口将达到5000万(实际从未超过2000万)的那位专家吧。
刺激2020(上海)181天6小时20分10秒前
取消户口,取消户口,取消户口。
深烘少冰两份奶(广东)253天18小时15分15秒前
我是不愿意生 对自己职业影响太大了 本来找工作受到的性别歧视就已经够多了
Martinn(广东)259天3小时3分30秒前
独生子女一代再过二十年就是低龄老人
发布时间:2023-01-28
评论(13)

期中出现人口负增长并不惊讶,但依然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拐点,“我相信在人口发展方面,2022年注定是会被经常提起、写入历史的一个年代。” 多位人口学者判断,已达到峰值。人口负增长是既定的必然

热评:

财新网友qTOMLz(天津)262天10小时5分37秒前
人口减少是必然趋势,只能是去想办法面对它
细雨绵绵(上海)262天10小时50分18秒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
dora7508(广东)262天11小时19分29秒前
欧洲人钱多了思考也多,抑郁就多,不生少生啊
发布时间:2022-06-07
评论(4)

未来五彩斑斓的前程。不少人还承载着家庭的殷殷期盼。他们在乎这一步。 一个个单纯又富有朝气的年轻人,还是这个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是市场经济的建设者和开拓者,更是国家未来的基石。尤其是随着拐点

热评:

tigerlee(海口)496天17小时6分52秒前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学子,一份能发挥所长的工作,一个可以凭借能力晋升的社会体系,相互尊重、没有歧视的公平环境,对未来有盼头的经济前景,以及可以不为了户口、医疗等充满焦虑,都是人尽其才的基本前提。”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
zfxGdw(抚顺)497天10小时48分37秒前
稳定的预期?难啊!
老湖哦(海口)497天11小时16分27秒前
稳定的预期是稳定社会的基石
发布时间:2021-12-06
评论(3)

路、行政公务、学校广场等设施建设硬投资的时间了;公共政策在养老和生育两方面要平衡,财政支出也应当向稳定人口结构和规模方面倾斜,以确保将世纪末维持在10亿。 当然,还可以考虑将更多初中和高中

热评:

037927(天津)680天7小时5分22秒前
啥都涨的时候工资没涨,啥都降的时候工资会降!
财新网友Ammhif(吉安)680天9小时50分41秒前
把人当人看,不把人当神看。
财新网友5qXlEv(广州)680天11小时56分10秒前
还有一条,必须追责计划生育政策,还有人口学会的责任。人是发展的目的,而不是工具。尊重人的权力。
发布时间:2021-10-05
评论(0)

。   战争对人口规模的影响   那么,战争是如何对人口规模产生影响的?咱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自清朝以来中国人口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见图1),到鸦片战争以前,达到4亿(约1840年)。此间的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5-20
评论(0)

14.2个百分点,而六人普相比五人普增加了13.5个百分点,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并且城镇化发展呈现出向东南沿海和大城市集聚的特征。 总体来看,近十年增速下降趋势逐渐放缓,但是这种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