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中国寿险行业

中国寿险行业

财新周刊|增额终身寿险热销隐忧

市场的利率不断走低,对宏观经济调控以及金融市场的影响巨大。与负债端的进退维谷相比,长期来看保险公司在投资端的困难可能更大。 2010年至2019年,寿的复合平均实际投资收益率为5%。而在投资

发布时间:2022-09-17
评论(0)

维谷相比,长期来看保险公司在投资端的困难可能更大。 2010年至2019年,寿的复合平均实际投资收益率为5%。而在投资端承压特别是市场担忧进入长期低利率的环境下,行业对于利差损风险的关注再起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9-25
评论(0)

谷。自1992年友邦保险率先将营销员模式引入后,寿经历了高速发展。此后,又进入高利率产品驱动期,新产品分红险、万能险、银保业务大爆发。虽然期间也曾有过短暂的低迷,但并没有遇到根本性问题。 9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9-24
评论(3)

,并不乏低谷。自1992年友邦保险率先将营销员模式引入后,寿经历了高速发展。此后,又进入高利率产品驱动期,新产品分红险、万能险、银保业务大爆发。虽然期间也曾有过短暂的低迷,但并没有遇到根本性

热评:

百叶包(罗克维尔)741天8小时13分38秒前
因为多层营销体制高成本+产品高毛利+产品故意复杂化,客户对寿险公司和寿险产品普遍产生了不信任认知。 寿险+医养绕不过三个互相纠缠的问题,一持续服务质量,二回复维持强化客户信任,三商业模式盈利。
财新网友8eG6n5(阿拉善盟)12分3秒前
考核导向就决定了传统寿险公司的业务结构
静水无形X97(局域网)751天20小时44分15秒前
产品不行
发布时间:2019-07-24
评论(0)

过前辈。就受益的行业而言,我们最看好的是医疗保健,包括医疗服务提供商、制药、医疗设备制造商和经销商。其它“银发经济”行业包括退休服务、保险、旅游和殡葬服务。 (4)寿的增长潜力 虽然预计将购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4-24
评论(0)

、严格的风控制度与管理理念。 例如,上世纪90年代寿曾发生大面积的“利差损”,而进入中国的外资保险机构却受影响较小。当时,国内寿险公司考核以单一保费为主,不关注保单的内涵价值,导致疯狂销售高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8-12
评论(0)

入同比增长30%左右,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寿整体规模保费增速急刹车,从去年同期约76 %的高增长,大幅下滑至今年上半年近6%的负增长。 大起大落的行业增速清晰说明,自此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4-27
评论(0)

,那么,寿的核心竞争力显然不在“核保”上。 因此,在中国,保险公司核保、精算定价往往都依赖于再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其实也没有中国市场的经验数据,也就只好再依赖其母公司在境外成熟市场积累的数据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1-22
评论(0)

,我将对个人是否应该买或者不应该买定期寿险给出一些建议;从宏观层面,我将进一步分析中国内地和香港寿险市场中存在的“市场失灵”情况,并藉此反思和探讨寿的未来。■ 作者为保险从业人士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