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中航油巨亏

中航油巨亏

中国铜脱险

。“做空者只要背后有实盘就没事,怕的就是虚盘太大,当年国储铜、都是因为这个问题。” 胡剑斌告诉财新记者,“江西铜业是完全按照外购原料的数量做的套保,没有投机盘存在。” 而另一位江西铜业人士表示

发布时间:2011-09-24
评论(0)

线。 “当年中航油新加坡巨亏事件,已超越套期保值,实际做的是石油衍生品期权,风险自然较大。”胡俞越表示,之后,国企参与境外期货一度偃旗息鼓。但企业自身仍有套保的需求,也有投机的冲动,如果没有

热评:

发布时间:2010-04-05
评论(0)

品交易出现巨亏的案例时有发生,从早年间的“株冶事件”到“国储铜案件”,境外公司的“”以及“中信泰富案”,危机屡现的同时,更多的企业加入衍生品交易阵营。根据2009年底国资委副主任李伟披露,截

热评:

发布时间:2008-04-28
评论(0)

此埋下了更可怕的风险隐患。因为卖出期权可以收到费用,而期货只要开仓就要交保证金,且随着价格变化还要不断追加保证金。 国际上近年发生的几次大的期货亏损都失陷于此,包括2005年发生的事件(当时

热评:

发布时间:2006-03-20
评论(0)

损失、怂恿母公司进行内幕交易、共谋欺骗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等。 陈久霖是案最后一名受审的主要责任人。其辩护律师介绍,在二次开庭审理后,下周法庭将对此案做出最后宣判。对于

热评:

发布时间:2006-03-06
评论(0)

,李永吉和顾炎飞等 2004年10月20日 中航油集团在德意志银行协助下,配售1.45亿股中航油新加坡股票给淡马锡等投资者,向德意志银行隐瞒了情形 2004年11月12日 陈久霖假造荚长斌签

热评:

发布时间:2005-06-13
评论(0)

人做出此等行为,都应该受到严厉惩戒。” 他说,“新加坡素以干净、透明的制度闻名于世。那些为投资者们带来噩梦的人,就应该承担责任。” 今年6月初,普华永道公布的第二份调查报告中,详细披露了的原

热评:

发布时间:2005-06-13
评论(0)

,中航油(新加坡)将恢复对航油进口的垄断角色,更令国内民航运输企业大感失望。随着中国民航业市场化进程加快,打破航油进口垄断的呼声一直很高。在此次案揭盅后,更使许多业内人士对打破垄断寄予厚望

热评:

发布时间:2005-04-04
评论(0)

. Aron公司隶属于高盛集团,是高盛旗下专门负责商品交易服务的子公司,在新加坡纸货市场拥有多个盘口。它在事件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既是中航油的第八大债权人,亦是中航油在石油期权中的第一个交易对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