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自购房

自购房

还应期待怎样的地产政策

开调研,不同地区和板块反映出的共性特征是,目前尚未看到金融杠杆调整。地产价格下行压力更多缘需求偏弱。 正因如此,本轮地产价格下行过程中并未伴随一些典型的金融杠杆断裂现象,例如金融流动性波动、资产

发布时间:2023-03-06
评论(1)

名义GDP增速作为居民新增存款理应上升的幅度,在2020—2022年的三年内,居民的额外新增储蓄存款只有2.6万亿元左右。 其次,这部分额外增加的居民存款可能主要来的减少。2022年前10个月

热评:

Brutal(广西)180天20小时24分50秒前
领外国企业的薪水说话确实是比较客观一点的
发布时间:2023-01-28
评论(9)

清明期间出行人数恢复至疫情前九成左右,全年消费同比有望增长10.1%。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提醒,鉴于额外增加的居民存款相当部分来的减少,以中国居民的习惯,这部分省下来的存款不大可能会被用来

热评:

仰望丶蓝天(江苏)258天5小时7分21秒前
在企业家疫情期间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完成前,不要有太大的期望。
Brutal(广西)260天10小时8分39秒前
比GDP增速一点意义没有,别人靠什么拉动,我们靠什么,自己心里没点底吗
YuanZheng3351(广东)260天11小时26分7秒前
好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8
评论(1)

%。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提醒,鉴于额外增加的居民存款相当部分来的减少,以中国居民的习惯,这部分省下来的存款不大可能会被用来消费,而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被逐步用来作为购房支出。而且银行存款

热评:

赵志奇(上海)262天11小时13分43秒前
疤痕
发布时间:2023-01-20
评论(0)

其是本土抗病毒药品企业崛起变得非常重要。 专栏|“超额储蓄”是否会带来“报复性消费” 源支出下降和理财产品赎回的超额存款,属于居民的资产配置行为,真正会被用于消费的资金是1.5万亿超额储蓄,但也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1-16
评论(4)

提高了居民消费能力,同时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放开了消费场景限制,2023年是否会迎来一轮报复性消费? 首先,只有部分超额存款能用于消费。源支出下降和理财产品赎回的超额存款,属于居民的资产配置行为,未

热评:

财新网友VofbN9(中国)27天4小时59分57秒前
看的懂吗?无脑喷?资源配置是什么原理?看的明白个所以然吗就怼天怼地,学习学习才知道这篇文章写的多好
linlin3930(上海)273天16小时2分7秒前
要看绝大数家庭的储蓄、就业收入情况。而不是跟马云一平均,得出每个家庭储备都很多。
财新网友oWMkjy(安徽)274天11小时55分30秒前
怎么有报复性消费一说?专家的观点就是一厢情愿的弱智无能荒唐的说法!口袋有钱吗?
发布时间:2021-04-28
评论(0)

人才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在一定年限内实行封闭流转。封闭流转期间,因另购市场商品住房等法定事由或自身原因需要转让的,应当面向其他符合申购条件的对象转让,或由政府按规定回购。 购房人之日起累计在深缴纳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1-23
评论(0)

有过关于银行房贷的两条红线之说,背后用意也是希望控制流入房地产贷款的总额量。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房产的购买者来客户和银行组合成的共同体,而银行层面的时间点拉长就一定会降低整个市场的成交量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1-04
评论(0)

认定坚持“认贷又认房”,消费贷发放坚持“受托支付”,严格核实贷款申请人的银行流水和收入证明,首付须来人及直系亲属等。但是,受监管合作不力、盈利考核,执行中经常打折扣。 从此次“代持炒房”事件看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