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最坏的私有化

最坏的私有化

广发行前董事长李若虹涉严重违纪被查(更新)

”工作。(详见财新网报道《》) 到2009年11月,李泽源因涉嫌经济犯罪遭到羁押,同时被带走的高艳,其时已任广发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此后不久,谢云双也被带走调查。■ (财新记者于宁对此文亦有

发布时间:2013-06-21
评论(0)

面报道 筹钱还债 筹钱还债 “我前期是上钩,上钩后被拖着走,后期是想脱钩。”关国亮供述,第一期付款时是相信了“老李”(李泽源)的话,到第二期时已经清醒了。但是,上了贼船,下来难。关国亮认

热评:

发布时间:2013-06-06
评论(0)

指,李仅借用这些人士的名声为自己收购打点关系。(相关报道参见财新《新世纪》周刊2010年第12期封面报道“”) 在收购深航时,假释期未满的犯人李泽源认为由其自身不便出面,将所持汇润公司股份

热评:

发布时间:2013-04-12
评论(0)

%的股权,深航实现了私有化(相关报道参见财新《新世纪》2010年第12期封面报道:“”)。 但是,祸福相依。 当年收购深航,让李泽源等人旗下相关公司深陷债务,拆东墙补西墙,为李泽源第四次牢

热评:

发布时间:2013-04-11
评论(0)

借用这些人士的名声为自己收购打点关系。(相关报道参见财新《新世纪》周刊2010年第12期封面报道:“”) 随后,汇润公司联手来自哈尔滨的亿阳集团,以27.2亿元的“天价”竞买下广发银行持有

热评:

发布时间:2010-10-14
评论(0)

经验的李昆同志无可避免地拖下了水。(参见《新世纪》周刊2010年第12期“”) 深航的悲剧不在于私有化,而是在于遭遇了一桩“恶”的私有化。即:体制外一群既无资本,又无专业能力的胆大妄为者和

热评:

发布时间:2010-08-28
评论(0)

积弊(详见本刊2010年第12期封面报道“”),股权易手,面临重组。期间,支线航空发展尚在萌芽状态,未上正轨,反而挫折连连。 河南航空以深航子公司名义存在,在现实中则以其分公司形式运营,它

热评:

发布时间:2010-07-04
评论(0)

偿付收购深航股权时的款项。(参见本刊2010年第12期封面报道“”) 目前确认的债权人中,粤财、隆鑫控股、新华人寿和西部担保公司等,均在汇润当年收购深航股权时卷入交易。 新华人寿申报的债权

热评:

发布时间:2010-03-28
评论(0)

22日《新世纪》周刊封面文章“”) 如今玩火者已自焚,李泽源及原深航总裁李昆等十多人相继被警方羁押。2009年12月2日,国航副总裁、财务总监樊澄被紧急任命为深航党委书记。3月7日,又被任命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