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博士教育

博士教育

分析|洪森之子洪玛奈接掌柬埔寨 未来路线走向何方

定纲领,甚少再公开接受媒体采访。 曾在西方接受大学到的洪玛奈,在执政理念和风格上与洪森时期的柬埔寨会有何不同?从父亲手中接过首相之位的他,又将在多大程度上延续柬埔寨现有的政治格局和路线?在亚太

发布时间:2022-11-19
评论(0)

士处方权推进缓慢的主要阻力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公众对护士群体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国内的中专护理教育到1979年才恢复,本科教育到1983年恢复,硕士和则分别在1992年、2004年恢复,护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1-19
评论(9)

1983年恢复,硕士和则分别在1992年、2004年恢复,护理专业的发展时间还短。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群体中,都有不少人认为护士没有开具处方所需的能力。”彭刚艺说。 这也导致护士长期处于医生附庸的

热评:

george_better(北京)326天21小时10分16秒前
不能只看预期收益啊,不同处方怎么界定?模糊地带怎么管理?管理成本社会成本多大?
cowcowboy(河北)326天21小时45分20秒前
客观来说,开处方的能力除了身份、学历等门槛,关键看经验,没有经验的累积,任何人的处方权都应被质疑
EVENMALL(湖北)326天21小时49分7秒前
护士要开处方得参加特定的学习和训练,费时费力效果还不一定好。与其研究护士开处方,不如研究下怎样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医生效率。所有护士能开的处方,人工智能都能解决,像这种定期理疗的自助机都能搞定。
发布时间:2022-10-29
评论(26)

教育的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硕士学位通常被视为向或社会职业过渡的过渡性学位,因而走向学术型、应用型等不同培养类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硕士的招录、学制、定位不尽相同。 在欧洲,“博洛尼亚进程

热评:

燃情岁月1984(山东)346天7小时20分37秒前
内卷已经延伸到各个领域了,教育更是重灾区
郦仕途(上海)346天10小时30分53秒前
从来都是经济原因而非教育原因,考研只是延缓就业,如果经济下行情况下,市场和政府无法囊下所有应届生,那么无论考研招生数如何,都会有相当人考研
比尔盖章(浙江)347天14小时7分51秒前
考完研,好不容易毕业了。发挥才智能力的时候会发现,又开始号召新青年下乡了~
发布时间:2022-10-29
评论(2)

更多。极端情况下,一些名校的部分专业一度不接受统考学生。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发展起步较晚,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建立。世界范围内,硕士教育的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硕士学位通常被视为向或社会职

热评:

euuddj(广州)352天16小时49分39秒前
考研产业链
euuddj(广州)352天16小时50分45秒前
社会需求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11-11
评论(23)

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 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

热评:

第三极+(厦门)17秒前
20w专硕在国内可以读很好的经管,但是没法读好的海外商科
哈士奇110(南京)702天20小时4分11秒前
南大新传这两年把专硕停了,只招学硕,不知道是不是逆势而为
财新网友JnVGyj(北京)703天21小时18分25秒前
许多国外硕士学历批发只要12-18个月
发布时间:2021-10-23
评论(7)

并被雇佣。 北京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近期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博士毕业生中不从事学术教学、科研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其比例大约是60%。“这是中国的趋势,也是世界的趋势。” “学术

热评:

*竹石*(广东)716天15小时13分49秒前
公开讨论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Aaron6360(北京)717天15小时57分8秒前
很多人考博的目的根本就不是搞科研,而是为了谋求一个公务员职位,因此这件事就可以抽象的看为通过另一条渠道考公务员,目前公务员国考的报录比很低,科研这条渠道又怎么可能提供超过市场行情的职位HQ呢?
阿雷0Rm(南京)717天18小时43分16秒前
中国目前的问题是太多庸碌之辈占据了教职,研究岗位,公务岗位。而不是他们的焦虑。想不起来私营部门雇员更焦虑
发布时间:2021-10-23
评论(0)

秀的极少数人。高强度、持续性“内卷”,不仅是筛选人才的方式,也是这一领域独特的需求,或许也就注定了该领域对人才的吸纳能力远低于人才的培养规模。OECD报告提出,和博士后培训不仅需要面向学术研究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9-08
评论(12)

。 《自然》杂志曾发表评论称,全球愈发膨胀,部分地区存在“像种蘑菇一样培养博士”的现象。一方面,过度扩招会使欠缺科研能力的人进入这一系统,降低了博士学位的价值;另一方面,

热评:

milasxF(广东)767天17小时21分3秒前
其实我们有一种学历歧视文化
财新网友WwdrQumdh(苏州)767天18小时14分11秒前
硕博扩招还不是因为找不到好工作只好继续读书啊 工作好找早都就业了…
叶茂森(杭州)767天18小时37分22秒前
不解决工业问题,扩招研究生去发论文,这完全是南辕北辙。一个月500研究生补助,很好扩招。但把炒房的钱去搞产业升级才是难点.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