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粗放型增长

粗放型增长

预期管理重在政策的确定性——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

先保证数量,因为高质量增长需要长期投入,短期内难以见效,而很多地方主政官员的任期,可能也就两三年。这就是为什么喊了那么多年的“集约式增长”一直没有被“”所取代的原因。发力经济的过程中,一是要

发布时间:2023-02-16
评论(14)

为高质量增长需要长期投入,短期内难以见效,而很多地方主政官员的任期,可能也就两三年。这就是为什么喊了那么多年的“集约式增长”一直没有被“”所取代的原因。发力经济过程中,一是要避免违背发展“红

热评:

kmzhp(云南)242天15小时16分53秒前
“管得太具体,文艺没希望。”
申夏Fred(北京)242天18小时31分35秒前
赞同聂教授的观点。套用一句曾经铺天盖地的流行句式:政策不是法外之地。政策的确定性、预期根本改善的必要条件是依法行政。坚决杜绝以政策代替法律,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法无禁止即可为”。欲取信于人,不妨借鉴商鞅立木为信的做法,既改善预期,顺便还提高了文化自信。
财新网友Y6BRBN(湖北)242天19小时19分38秒前
很奇怪的论断,三年不出去旅游和消费都习惯了,为啥能假设人们的行为一定会回复到疫情前呢?就算年轻人回复了,中老年人不消费你的总盘子一样起不来。
发布时间:2022-05-06
评论(0)

新要素的效率提升。会耗竭资源、恶化生态环境、损害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刻不容缓。 七、结语 中国高速经济增长及其伴生问题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背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7-06
评论(0)

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在苏联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中,就有过关于“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讨论(后来也称和集约型增长)。而在现代经济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6-17
评论(2)

时期,在苏联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中,就有过关于“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讨论(后来也称和集约型增长)。而在现代经济学框架下,二者分别对应于要素驱动型和创新驱动型增长。改革开放

热评:

8079186(江苏省南京市)851天3小时55分29秒前
文章思路清晰明了,很好的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思想的大致脉络,赞!
836921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51天18小时50分29秒前
好文!
发布时间:2021-05-21
评论(0)

段,我国实体经济产业链较为完备,并在全球已逐步确立“供给—需求”双中心的重要枢纽地位。但从细分领域看,的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双循环”发展战略的确立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即产业链需要实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4-19
评论(0)

创造性、质量、品牌方面的三大短板。 不容否认,我们是在失序的市场环境之下,缔造出的制造业大国。在中国制造赢得声誉和突飞猛进的背后,清晰可见的是,世界经济体竞合背景下,卖苦力式的消耗了中国大量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4-06
评论(4)

联在第九个五年计划就已经提出从到集约型增长,但直到苏联崩溃,这个转变也没有完成,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许成钢:最根本原因是苏联的制度造成的。这里的制度是指方方面面的制度,包括了他的大学不是教

热评:

9703155(四川省成都市)895天16小时18分52秒前
“科学不是工具,而是信仰。”这个说得好
飞99999(美国)896天2小时2分54秒前
不同意这个说法,个人认为本质上还是把不把人当成人的问题。不把人当成人,只当成工具和人肉电池的地方就不要奢望什么创新了。
繁星oo(德国)923天20小时57分42秒前
讲的不错
发布时间:2021-03-04
评论(0)

—2000年)计划的时候,国家计划委员会重拾苏联60年代后半期“转变增长方式”的建议,提出把从方式到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列入计划。在讨论时,经济学家强调的是,苏联搞了几十年的“增长方式转变”却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