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调控框架

调控框架

信心的博弈:现代中央银行50年嬗变

原因在于我们处在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在中国建设现代中央银行的制度起点和基础是什么?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向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而是专门行使央行职能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已经经历了两次

发布时间:2022-11-26
评论(0)

”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但在货币政策价格型逐步形成的背景下,MLF利率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综合考虑内外部约束。预计中国CPI同比将在2023年一季度出现阶段性高点,二季度前后海内外经济“增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9-20
评论(0)

1、美联储的传统政策目标和工具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final objectives)是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中间目标( intermediate targets)是联邦基金利息率,即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9-05
评论(1)

,2015)。随着新冠疫情暴发,全球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同时,疫情也加速了数字变革的步伐,开放条件下的宏观面临更多新课题和新挑战。 数字经济时代宏观经济管理的微观基础演变 数字经济时

热评:

丰盈GO(北京)362天15小时19分30秒前
这篇文章导致我欲订阅《比较》,但转念一想,接着看了下目录,能稍微看懂的好文章好像很少。买来放在一边满足人性欲望好像有点对不起它。但是,从此《比较》走入了我的生活,要努力看懂其中的大部分文章。下一个订阅契机又在哪?期待~
发布时间:2022-05-14
评论(0)

研报指出,当前时点启动存款利率改革,短期内可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服务于稳增长、促实业;往深层看,是终结利率双轨制、完善央行的关键一环。 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称,之前存款利率市场化较难推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5-14
评论(3)

一步,“至少释放了这种信号”。 信达证券研报指出,当前时点启动存款利率改革,短期内可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服务于稳增长、促实业;往深层看,是终结利率双轨制、完善央行的关键一环。 青岛银行首席经

热评:

SWULib(重庆)519天1小时14分25秒前
借钱最多的那方最有动力推动整体利率下行。
jack1AI(北京)519天20小时47分31秒前
降低储蓄率的又一个手段
莫西干(佛山)521天11小时20分42秒前
参与主体同质化 游戏规则单一化 增长目标刚性 问题可能比当年日本更麻烦
发布时间:2022-04-24
评论(0)

观经济增速如果能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将有助于支撑和缓解政府债务压力。因此在短期内,应在跨周期调节的下保持适度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防止政策的过快收紧扰乱经济复苏的步伐;在中长期内,要充实地方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4-15
评论(0)

和逆周期调节机制,建立系统性风险处置机制,维护金融稳定。有必要通过修法,落实人民银行新职责要求,完善履职措施,在法律框架下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三)符合国际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3-11
评论(0)

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更好发挥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发挥民生政策兜底功能。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