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地方政府财政

地方政府财政

美国房地产发展模式及中美对比

入占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政府性基金收入)比例达到48.7%。相较之下,房地产税占美国州及州以下政府收入32%左右。但由于房地产税是净收入,而土地出让收入未考虑成本性支出,加上中美统计财

发布时间:2023-10-10
评论(3)

“白手套”。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地方政府的财政被金融化了。既然如此,就应该把这些企业纳入进行管理。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首先,可以实现债务的公开透明,对地方政府形成压力。国际评级机构对国家的

热评:

财新网友ExUkuM(中国香港)22小时45分43秒前
持续化债
财新网友JPfpM7(河北)6天23小时49分0秒前
财税改革最终导向议会政治,这是当局避之又避的原因。
诺亚0827(湖南)34分25秒前
谈化解方案简单,谈治理改革难。大家都着眼眼前的利弊得失,谁在乎几十年后呢。
发布时间:2023-10-08
评论(3)

一个大问题。但这当然不能成为否定地方债的理由。在房地产行业上把事情搞砸了,不去反思纠偏,反而要再把相关的地方债给否定掉,实属错上加错。 央地关系的维度 对地方债的分析不能缺失中央政府和关系

热评:

财新网友qAkoLJ(北京)3天18小时29分23秒前
地方债最大问题是现在已经成了唐僧肉。
我想我是海612(重庆)6天21小时38分2秒前
地方债现在不是该不该存在的问题,而是无止境的借债和严重铺张浪费贪污挪用的问题
青.(广东)8天14小时19分34秒前
需进一步考虑地方债的用途及收益递减问题
发布时间:2023-09-28
评论(42)

过多方力量来约束违规的部门及负责人,建立起平衡的基本观念。这些年相比以前有所进步,但远没有达到制度设计的目标,更不要说基层民众对地方财政运作的知情权、监督权、考核权了。 首先就是知情权。地

热评:

财新网友CYJkjW(江苏)14天2小时41分57秒前
很恰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文柯(江苏)14天15小时16分58秒前
那些决策不当而形成的资产,一般怎么处理,想不太明白,账可以用各种办法核销啥的……
财新网友fkodvN8RA(四川)16天1小时6分30秒前
说真话的媒体人,继续关注你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3-09-27
评论(5)

地产链企业的投资需求,、银行系统、居民资产价格等均受其冲击。 面对放缓的经济增长动能,8月末以来,地产利好政策密集推出旨在托举,其中包括主要城市“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下调首套房存量

热评:

倔老头(浙江)19分48秒前
一见到扶助就哑然失笑。最佳的扶助是确立法治经济。仍停留在这政策那政策之间打转,谁能放心创业?
断桥6601(湖南)20天2小时41分20秒前
有个问题一直没弄明白:民企需要扶持吗?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民企的蓬勃发展是扶持起来的吗?
逍遥_乐天(上海)20天3小时57分19秒前
最近杭州亚运会进行得如火如荼,与这座城市有紧密联系的某企业家始终没有亮相,背后原因或许很多,但是由此透露出的信号和示范效应却是很明显的。
发布时间:2023-09-18
评论(4)

还是杯水车薪。切实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提升就业机会以及引导经济复苏预期才是关键所在。毋庸置疑,房地产行业目前依旧中国国民经济支柱行业,房地产行业兴衰关乎收入、诸多房企生存发展、金融机构市场风

热评:

david hu1798(中国香港)23天1小时45分59秒前
你前面出政策前的文章提出了出了政策后可能的三种场景,很不幸的是我们可能在第三种场景
幸福小鸟伏特加(北京)28天6小时45分46秒前
这文章凑字数的,没水平,地产出的问题谁不明白怎么回事
王军qyk(江苏)28天16小时36分34秒前
先活下来再说
发布时间:2023-09-14
评论(9)

否能够重振房地产市场面临不确定性。中央政府通常通过地方政府刺激经济,但由于土地出让收入下降且税收收入走弱,状况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且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相对较低。事实上,地方政府还面临融资平台

热评:

Dream天蓝地绿(广东)31天14小时24分27秒前
退休社保公开公正,减员增效……。有效的方法不少,会用?
明眸421(湖北)31天17小时39分30秒前
假设很美,现实很难
JacobLam(广东)44秒前
不是所有国家,甚至不是大多数国家都能进入发达阶段的!
发布时间:2023-08-07
评论(0)

来随着土地出让收入下行,汲取能力下降。 二是2012年以来,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发生了变化,明确不再以GDP论英雄,但实际上地方政府面临的目标更加多元,包括环境保护、脱贫攻坚、防范化解重大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04
评论(0)

决地方财政压力、化解债务风险、提高“股权财政”的可操作性,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需通过深化财税体制和考核目标改革缓解的长期压力。无论“股权财政”还是“土地财政”解决的均是地方财力不足的问

热评: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