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钢贸黑洞塌陷

钢贸黑洞塌陷

因流动性压力传言 惠誉将天津物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

际没有主营业务,主要为天冶集团做贸易“托盘”业务,以钢材回购滚动融资。(详见《财新周刊》2014年第6期“”) 根据《财富》杂志的榜单,2018年天津物产以382.57亿美元的总资产规模排

发布时间:2019-02-08
评论(0)

”业务,以钢材回购滚动融资。当钢材价格下跌时,这类业务也会让国企造成巨额亏空和坏账(相关报道详见本刊2014年第6期“”)。 重整方案博弈三年 重整方案博弈三年 “拖了三年,还不是要重整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8-13
评论(0)

,银行重抵押担保,基于信用的联保互保模式被发明出来,却演化成了过度融资灾难,迄今未能“解扣”。(见《财新周刊》2012年第35期“钢贸融资劫”,2014年第6期“”) 在钢贸泡沫破灭后,银行

热评:

发布时间:2017-02-17
评论(0)

(相关报道详见本刊2012年第35期“钢贸融资劫”、2014年第6期“”)。 除了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也着力化解担保圈链的风险。广东省近期就处置了近700亿元的钢贸风险。广东省佛山银监

热评:

发布时间:2016-12-16
评论(0)

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钢贸敞口1.3万亿元,后逐步被各银行处置清收。(见《财新周刊》2012年第35期“钢贸融资劫”,2014年第6期“”) 但去年以来,股市、楼市此起彼伏的资金虹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5-20
评论(0)

险暴露过程,是近年来多家钢铁业、物流业国企争当钢贸商的托盘方,最终卷入数万亿元融资黑洞的典型例子(参见本刊2014年第6期“”)。2010年至2012年,中国铁物连续三年位列“中国钢贸企业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4-01
评论(0)

在于此。(参见本刊2014年第6期《》) 初步重组方案 初步重组方案 3月初,在国民信托资金未兑付消息曝光之前,为化解渤钢集团债务问题,天津市政府已经主导成立渤钢集团债权人委员会(下称债委

热评:

发布时间:2016-01-21
评论(0)

,2011年上海钢贸危机涉及总资金约2000亿元,经过不断挤泡沫后,到2013年底还剩700多亿元不良贷款。(见《财新周刊》2012年第35期“钢贸融资劫”、2014年第6期“”) “钢贸表内

热评:

发布时间:2015-06-13
评论(0)

年上海钢贸危机涉及总资金约2000亿元,经过不断挤泡沫后,到2013年底还剩700多亿元不良贷款。(见《财新周刊》2012年第35期“钢贸融资劫”、2014年第6期“”)。 中信银行曾总结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