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高鸿业

高鸿业

一致性警戒:为什么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不是宏观经济学的未来?

整个理论就要崩溃……实际的情况是:古典学派的理论并没有想到收入水平改变所起的作用,也没有意识到收入水平实际上是投资量的函数这一可能性。(*此段译文参考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鸿译,商务印书馆于

发布时间:2021-07-22
评论(0)

【按】今年是鸿教授诞辰100周年。人民大学组织了一些纪念活动。我看到一些纪念文章,想起自己在十四年前也写过一篇纪念小文。据说那篇文章还引起了一些非议。彼时,我刚博士毕业,正是青衫少年不畏虎,琴心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7-06
评论(0)

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开设。鸿翻译的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版,于1979—1982年分上中下三册陆续出版,该书对整整一代中国经济学子起到了启蒙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该书仅作为参考使用,并未直接用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6-17
评论(2)

大多数高校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仍以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西方经济学课程仅在少数经济学重镇如北京大学(1980年在全国率先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开设。鸿

热评:

8079186(江苏省南京市)850天7小时23分3秒前
文章思路清晰明了,很好的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思想的大致脉络,赞!
836921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50天22小时18分3秒前
好文!
发布时间:2019-07-04
评论(0)

本前言比较来看,不难发现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学界对西方经济学态度的变化——由过去的完全否定到部分肯定。由此不难推测,1977年那个中译本前言中一些贴标签的定性说法是作者违心而为。 鸿先生既是萨缪尔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6-05
评论(0)

签的定性说法是作者违心而为。 鸿先生既是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0 版的译者,也是我国著名西方经济学研究专家,他为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0 版中译本写的译者序是这个阶段中国学者评价西方经济学的范本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6-04
评论(0)

,演变为信任坍塌的恶性通胀。   最为典型的案例,是1970年代发生的隐蔽型通货膨胀,很大一部分原因即是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商品供给严重匮乏而致。   鸿.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北京:中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3-16
评论(0)

。以鸿先生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1996年出版为界,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已经22年了,经济学普及市场仍然没有饱和。如今,在网络音频节目上,经济学课堂知识能够卖出2000万元的“天价”,说明经济学知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8-02
评论(0)

。1957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学教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但是在1950s和1960s期间,仍然翻译出版了50多本西方经济学教材,其中,中国人民大学鸿教授翻译了Samuelson的《经济学》前10章,并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