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艺平 《南方周末》第六任主编 2021年11月3日,老一辈杰出新闻工作者、《南方周末》创办人之一左方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1984年2月11日《南方周末》创刊,当期印刷7000
的起步和发展期,老一代报人尚可全身而退,那么,等到了政治、商业、新媒体三线夹击的市场化末期,新一代报人欲求自保也不可得。《南方周末》广受尊敬的前领导人之一江艺平曾经回忆,该报创办人左方在离开报社时,笑
热评:
【财新网】(记者 胡格)中国新闻界重要人物江艺平获聘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专业硕士生导师。该学院在12月15日召开的十周年院庆庆典上公布了这一消息。在接受此次聘任前,江艺平于2013年9月提前从南方
来。 这当然不是已经被逼到绝路上的达芬奇家居所想要的。好在有一个媒体朋友告诉他们,在中国大陆,只有三个人手下的媒体能做这个报道,一个是江艺平,一个是程益中,一个是胡舒立……江艺平已经不在《南方周末》主
观和亲力亲为也并不冲突,关键在于两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有一些人走在前面。 义无反顾地走在前面的,就变成了精神领袖。席文举之于《华西都市报》的革新,江艺平之于《南方周末》的鼎盛,程益中和沈灏这对南方
.jpg"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江艺平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scrollWidth*8/10)? '80%': 'auto'}" src
)? '80%': 'auto'}" src="http://time-weekly.com/uploadfile/time100/fanyj.jpg"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江艺平
某种支撑自己行动的内力。作为一个新闻同行,我读完之后感慨不少。 我对白岩松的印象本来不深,大学及毕业后读的是余杰、摩罗、王怡,崇拜的是江艺平、卢跃刚、沈灏,随着年岁的增加,以及新闻经历增多,才开始注意
闻专业精神,从而形成杂志独特且几乎难以复制的品质。正如江艺平所说,在中国没有哪份杂志像《财经》一样那么深地留下主编的烙印。没有了胡舒立这样的特殊人物,《财经》可能会更加的“沉重”。因此,要解决好这些问
图片
视频
的起步和发展期,老一代报人尚可全身而退,那么,等到了政治、商业、新媒体三线夹击的市场化末期,新一代报人欲求自保也不可得。《南方周末》广受尊敬的前领导人之一江艺平曾经回忆,该报创办人左方在离开报社时,笑
热评:
【财新网】(记者 胡格)中国新闻界重要人物江艺平获聘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专业硕士生导师。该学院在12月15日召开的十周年院庆庆典上公布了这一消息。在接受此次聘任前,江艺平于2013年9月提前从南方
热评:
来。 这当然不是已经被逼到绝路上的达芬奇家居所想要的。好在有一个媒体朋友告诉他们,在中国大陆,只有三个人手下的媒体能做这个报道,一个是江艺平,一个是程益中,一个是胡舒立……江艺平已经不在《南方周末》主
热评:
观和亲力亲为也并不冲突,关键在于两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有一些人走在前面。 义无反顾地走在前面的,就变成了精神领袖。席文举之于《华西都市报》的革新,江艺平之于《南方周末》的鼎盛,程益中和沈灏这对南方
热评:
.jpg"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江艺平 document.getElementById('div1').scrollWidth*8/10)? '80%': 'auto'}" src
热评:
)? '80%': 'auto'}" src="http://time-weekly.com/uploadfile/time100/fanyj.jpg"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江艺平
热评:
某种支撑自己行动的内力。作为一个新闻同行,我读完之后感慨不少。 我对白岩松的印象本来不深,大学及毕业后读的是余杰、摩罗、王怡,崇拜的是江艺平、卢跃刚、沈灏,随着年岁的增加,以及新闻经历增多,才开始注意
热评:
闻专业精神,从而形成杂志独特且几乎难以复制的品质。正如江艺平所说,在中国没有哪份杂志像《财经》一样那么深地留下主编的烙印。没有了胡舒立这样的特殊人物,《财经》可能会更加的“沉重”。因此,要解决好这些问
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