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减排数据

减排数据

宁高宁:化工企业减排要做扎实不能急

程序。2025年底,过渡期结束后,中国相关企业若无法提供欧盟认可的碳,则可能需要按照欧盟的碳价来补缴相应的碳排放指标,即缴纳“碳关税”。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要立刻(能源)转型成本太高。”宁高

发布时间:2023-09-23
评论(0)

关税”,都给全球企业带来了清晰的方向与警示。 到2025年底,CBAM过渡期结束后,中国相关企业若无法提供欧盟认可的碳(绿电指标或绿证),则可能需要按照欧盟的碳价来补缴相应的碳排放指标,即缴纳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9-23
评论(3)

欧盟坚定的碳中和路线,无论过渡期的“碳信披”还是三年后落地“碳关税”,都给全球企业带来了清晰的方向与警示。 到2025年底,CBAM过渡期结束后,中国相关企业若无法提供欧盟认可的碳(绿电指标或

热评:

王焕杰(湖南)11天21小时38分7秒前
企业端购买绿证或者使用绿电,大势所趋无可厚非,可若这为了满足清洁能源使用强制性需求而增加的成本,通过提高产品售价的形式又转移到消费上身上,是不是不太合理?消费者愿意为了环境友好买单是一回事,企业主和投资人真正承担社会责任是另一回事。
锐宝小不点(江西)22天23小时27分16秒前
数据中心,不冒烟的钢铁厂。。。 去西部水电风电多的地方!
龚风光(北京)33分49秒前
需要开放和引导生产力提升,别玩成一个金融游戏了
发布时间:2023-02-15
评论(18)

和目标值之间的差距,报告车企二氧化碳减排方法,并采取后续措施。 根据协议,一些小批量汽车生产商可以在2035年之前取得豁免,不必达成上述要求。这些车企的乘用车年销量需在1000辆至1万辆之间

热评:

财新网友gQ8CIS(上海)37分34秒前
环保还是欧洲强
登高一望(内蒙古)41秒前
你以为我们只进口石油吗?发电的动力煤也要进口的。
八戒的东哥(浙江)242天13小时57分29秒前
好比2022年的电荒,就是因为国内砍掉了大部分的煤电比例。因噎废食的行为,想想都后怕……
发布时间:2022-11-12
评论(1)

英特尔都已经启动其美国工厂。 财新采访的欧美日三大商会以及诸多外资企业,一再表达了对疫情、“双碳”安全准入等诸多政策的高度关注,尤其强调“监管标准和确定性预期”对它们投资决策的重要性。 欧盟

热评:

胡启龙(广东)338天22小时1分37秒前
很系统又有针对性的报道。感谢!
发布时间:2022-11-11
评论(32)

诸多外资企业,一再表达了对疫情、“双碳”安全准入等诸多政策的高度关注,尤其强调“监管标准和确定性预期”对它们投资决策的重要性。 欧盟商会9月底发布的《在华建议书2022/2023》提出,“无

热评:

财新网友vuysDX(河北)56分31秒前
无论内资外资没有稳定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都白搭。外企把它忽悠进来,然后呢,如何保证长远而稳定的经营?法律及其实施是否有机质切实能保证其利益? 民企也同理。
撒戈尔羽卒(江苏)166天22小时10分20秒前
外资不看了
求真君(贵州)262天23小时36分21秒前
没有外资,也就没有中国的今天,切不可上头,盲目自大!
发布时间:2021-11-20
评论(0)

——绿色转型是一件没有选择、没有退路的事,如果不迈出这一步,为全球经济的长期发展做准备,人类将会一起走向灭亡。” 郁白列举了欧盟的: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欧盟27个成员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一共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1-09
评论(0)

排领域。这部分责任主要由金融机构承担,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时,需提供碳减排项目相关贷款的碳,并承诺对公众披露相关信息。 金融机构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后,需按季度向社会披露碳减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1-09
评论(0)

向央行申请时,需提供碳减排项目相关贷款的碳,并承诺对公众披露相关信息。金融机构参考碳减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或市场认可的专业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以及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贷款的年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