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

上了大学也没体面工作,我们是否还要上大学

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快速地从向大众化、普及化迈进。在1998年,中国高校共录取了108万名本专科学生,到了2022年,录取了1015万的本专科学生,增长约10倍,毛入学率也达到了近60

发布时间:2023-09-01
评论(0)

用。 印度和加纳被视为两个例外,它们都是通过服务业创新,而不是通过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实现了增长。但是,这两个国家都难称典范。印度的体系令五分之一的男性和三分之一的女性处于文盲状态。印度医疗费用占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15
评论(5)

%,可能会高于中国,并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如果印度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发展速度,到本世纪中叶,其经济规模可能与欧元区相当。拥有庞大的人口、核武器、庞大的军队、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强大的、创业文化,以及

热评:

财新网友SLsyGl(上海)85天11小时25分11秒前
人家说的是事实
财新网友Qya6X5(英国)88天23小时59分28秒前
做生意要和气生财,别老想着拿谁当假想敌,大家真诚相待才能共同繁荣,老想着踩别人发展不了自己,反而会堵了自己的路
xinshan(北京)90天18小时42分27秒前
人口年初超过中国了?就人口的产业结构再展开说说,约瑟夫
发布时间:2023-06-16
评论(5)

学生就业问题。 更麻烦的是,我们的就业期望值往往和学历高低挂钩,一旦有了一张大学文凭,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有了较高的期望值,甚至是错位的期望值。当下的很多家长是时代过来的人,不自觉地用

热评:

拂晓之车(安徽)122天16小时20分40秒前
除非有家业可以继承或者有本金可以创业做点小本生意,否则读大学仍旧是就业最好的选择。毕竟点开招聘信息,本科第一学历还是最大的筛选条件。
小V2940(北京)123天6小时31分2秒前
读书卷起来,不如学门手艺吧。
财新网友lXsAnp(广东)123天7小时35分44秒前
上大学后失业,意味变成一种投资且失败,则有了多种投资方案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3-06-13
评论(12)

员,也有利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缩小贫富差距。 几十年前,中国的确还没有能力普及大学教育,所以必须通过严苛的考试来筛选生源,把大学教育搞成。 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2020年,中国18岁的年轻

热评:

Bob_Marley(北京)123天16小时23分29秒前
教育系统内部会有阻力,老师失业也要解决
DJQ0k(北京)125天16小时22分26秒前
观点很棒,但缺少系统数据支持。这不是梁主席的问题,是我们整个系统的缺失
财新网友ISJS8V(广西)126天4小时26分19秒前
我的上一份工作时间比较自由,我很庆幸那个时候结了婚生了娃。自从换了工作,工作太忙了真的没有时间谈恋爱生小孩。而且我现在的工作状态是大部分城市白领的工作状态。其实并不是本职工作干不完,而是有太多形式主义的临时工作要应付。如果没有这些额外的工作,我觉得很多人都能有时间去恋爱去考虑孕育。
发布时间:2023-03-22
评论(25)

时代,生生把自己架上了高台,穿了一个虚拟的长衫。 2023年高校毕业生1158万人,如果加上近百万回国留学生,大学毕业生总量可能达到1250万以上,逼近新增劳动力的80%。2023年政府的就业

热评:

文柯(江苏)117天18小时6分29秒前
现在的大学生,从数量上,能匹配的是普通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这是现实,问题是为了匹配普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建设的大学,能叫真正意义的大学吗,为什么不是普通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顽石顽世(湖北)205天12小时53分20秒前
大学其实是这几十年来最大的生意
财新网友PyObRx(上海)207天18小时51分26秒前
大学早都不包分配了,谁天然必须要教你吃饭的本领的?那为什么从同样的大学走出来的人,有的就还能匹配社会需求呢?这玩意说到底还是自己要有清醒认知,什么东西都喂到嘴边一定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发布时间:2023-02-22
评论(1)

,进而获得学位,优质学校生源区楼市依旧火爆,所以英国的改革举措效果并不明显,高溢价学区房依旧存在。 3.法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文化盛行,优质学区房价溢价高 法国的教育制度可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

热评:

mamahuhu123(江苏)237天14小时33分48秒前
泽平同志是位好同志,提供的都是极具借鉴意义的干货
发布时间:2022-06-25
评论(8)

络建设成本较高,至少在未来2—3年内,印度不会有大范围的5G覆盖。”李志强判断。 此外,印度在智能制造方面的人才储备也不足。“印度的比较完善,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李志强认为

热评:

当风恋上雪(上海)477天12小时4分10秒前
其实当时我们不是这样扶持本地企业的嘛?
我,赵大摄影师(淄博)477天16小时45分54秒前
所以我们现在再大力培养技校生,中专生,是否有用?整体劳动力成本已经上来了,怎么和这些发展中国家竞争?
就要古天乐(福州)477天19小时32分7秒前
如果人家可以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便宜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也会因为别的地方劳动力更便宜而转移到那里。 这个规律早该看清,自由市场里谁也不是天选之子,一切按经济规律来。
发布时间:2022-06-25
评论(0)

少在未来2—3年内,印度不会有大范围的5G覆盖。”李志强判断。 此外,印度在智能制造方面的人才储备也不足。“印度的比较完善,但对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李志强认为,在高端设备的运行和

热评: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