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机器人三定律

机器人三定律

王烁:锁定原来不可能

什么不能?   “我希望不能。”   朵拉当然是立场决定态度,但不期然碰到了正确答案。   近来给她讲阿西莫夫写的科幻故事,读到,但凡理解

发布时间:2020-11-21
评论(3)

本期值班主编 王烁 今天的强者,能不能靠制定一个规则,永远保持住自己的强势地位,将今天的弱者永远锁定在弱势地位? 读阿西莫夫的,想象并理解其瓦解的各种可能,就能得出答案:不能。 阿西莫夫

热评:

黄泽锋(广东省深圳市)1057天23小时1分40秒前
《机器公敌》这部电影就是这样,最后的人工智能曲解了三大法则
财新网友UOQrTy(江苏省南京市)1058天11小时43分55秒前
把机器换成资本试试
IamJaco(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1059天23小时33分52秒前
柏拉图为什么会认为,规则应该交给哲人来编写和执行。因为就算拥有再大的善意,低算力的人也不能为高算力的人制定规则。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也是如此,唯一的办法就是限制机器人的算力,让其像普通人一样去判断是非,而不是算到上下五千年才下结论。其实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如果让机器人去进行抽象的判断,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机器人的计算芯片烧毁或电量耗尽。人之所以能进行决断,在于人是有动物性的,如果人是纯理性的,那人根本不可能对任何事情作出任何判断。使我们作出判断的不是智慧,而是无知,使我们行动的不是理性,而是动物性!
发布时间:2020-03-04
评论(0)

入的东西。   1   艾萨克·阿西莫夫是我非常喜欢的美国科幻小说作家。他的《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是科幻史的不朽丰碑。   阿西莫夫在《机器人》系列中设计了规范机器人行为的:   1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1-13
评论(0)

、医疗、贷款甚至是家庭成员的社会进路。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大数据就像《1984》里的那个“大哥”。   另一个层面更抽象,有些哲学意味,即科技与人的关系。法律讲文本分析,举个阿西莫夫的例子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8-27
评论(0)

世界是混乱的,难以持续,实际也就难以真正出现。   目前大多数的科幻作品,还是基于“以人为中心”来探讨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共识。比如著名的阿西莫夫:“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9-02
评论(0)

1942年,22岁的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就在一部短篇《转圈圈》中订立了所谓的“”,某种意义上成为业界普遍认可的研发准则,也标志着人类对机器人伦理探讨的开始: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袖手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5-26
评论(0)

技术横跨多个产业和领域,大规模商用的时间表,取决于“木桶的短板”何时能够补上。他认为,自动驾驶完全替代人还需要较长时间。 重定“” 重定“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5-26
评论(0)

规模商用的时间表,取决于“木桶的短板”何时能够补上。他认为,自动驾驶完全替代人还需要较长时间。 重定“” 让企业界犹豫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们总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更复杂的问题来自道德、法

热评:

发布时间:2018-05-14
评论(0)

”(AlphaGo Zero)。   人工智能迅速蹿红,阿西莫夫的”似乎已近在咫尺,不仅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夸张报道和炒作宣传人工智能,如即将抢走人类饭碗的传闻,即使是严谨求实的学术圈、工业界也是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