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

Latest Caixin Weekly | Special Report: The Art of Hiring in Big Corporations

. 2023年,腾讯取消依据市场情况的薪资普调,员工每年只剩一次与绩效表现直接挂钩的调薪机会,绩效太差则会被劝退,标准从原来的“五星五档”削减到只有五星、三星、一星三个档位,被打一星相当于让直接走人

发布时间:2023-10-16
评论(1)

境电诈 上海赋能社区医疗 试水医保待遇加码新模式 专家认为,分级诊疗的关键亟需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专病专科的治疗能力,强化上级医院相关指标,同时发挥医保总量控置、报销比例差异的引导。(财新网

热评:

财新网友HLwWbr(中国香港)1天13小时51分48秒前
期待成效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3)

患者收取费用。 “落实分级诊疗亟需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专病专科的治疗能力,做到常见病不转诊,而上级医疗机构从薪酬分配机制入手,如果接收了不必要转诊患者,不予计入。同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发挥医保总量

热评:

言声乐(北京)2天11小时26分35秒前
目前上海向上转诊已然畅通及时,但二、三级医院向社区下转的患者很少,三甲医院虹吸现象仍严重,许多人仍然只将基层医疗机构看作配药的场所。哪里不是这样呢?
DC是简称(上海)2天19小时2分33秒前
还有一个原因是上海的三甲医院比较多,去三甲医院看病和去社区医院看病花的时间差别不大,费用也只相差了10%的自费部分,可能看一次病相差不超过50块,那么大家肯定优先去三甲医院了。
老毛608(河南)3天11小时54分32秒前
胡辣汤省来说说,本地级市有唯一三甲综合医院,同学有本身硕士研究生就录入的,从二十年前到最近俩月,一直都有身边朋友或者亲戚同事发生过,或听说过有患癌症等严重疾病在本地三甲医院误诊的,最后除了感冒发烧,连膝盖半月板手术都要跑郑州或者北京的。地级市三甲医院况且如此,你说分级诊疗为啥干不好!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20)

。 2023年,腾讯取消依据市场情况的薪资普调,员工每年只剩一次与绩效表现直接挂钩的调薪机会,绩效太差则会被劝退,标准从原来的“五星五档”削减到只有五星、三星、一星三个档位,被打一星相当于让直接走

热评:

louhubiao(江苏)6小时19分53秒前
互联网的基本面其实没有太大变化,但是背后资本在撤离,导致必须节流,撑过这一波留下来的,会变成常青树
财新网友HLwWbr(中国香港)11小时27分53秒前
大厂今年招聘太卷了……
夏雨叮铃(上海)11小时34分18秒前
给快递员交金的京东反而没有了优势,劳动法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0)

雇员,同比减少6212人。 2023年,腾讯取消依据市场情况的薪资普调,员工每年只剩一次与绩效表现直接挂钩的调薪机会,绩效太差则会被劝退,标准从原来的“五星五档”削减到只有五星、三星、一星三个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9-09
评论(53)

,由医院分配给科室,科室再根据工作量、职称级别分配给医生。 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实行总额控制。按规定,一家公立医院要经过主管部门后,才能确定医院整体绩效工资总量,但考核结果往往要延后半年甚至更长时

热评:

drunkguitar(北京)36天12小时21分36秒前
生活不易
财新网友QOptup(北京)36天17小时41分35秒前
通过限薪,达到限制工作量的目的,减少医保支出,又让大夫当恶人
ZJ谕(北京)36天20小时36分33秒前
回到古代生活去
发布时间:2023-09-08
评论(0)

险公司应当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审慎投资原则,结合自身偿付能力充足率、负债特点和久期、资产负债匹配缺口和投资管理能力等情况,建立健全与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相适应的中长期指标体系。 六、保险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9-05
评论(0)

; 第二个是管理层面,正因为IFRS17下管理层可操控的空间较大,对管理层的方式如果不做改变,将加大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可是,我们也必须承认,评判假设唯一有效的⼯具是时间,虽然假设偏差最终会通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31
评论(3)

年亏损,而张可在任上实施营销体制改革,业务上推行集中管控、财务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和决策单元管理模式、上从包干模式变为靠KPI挣奖金,太平财险由此扭亏为盈,连续多年承保盈利且业务发展持续跑赢大市

热评:

初晴雨后(福建)43天18小时12分33秒前
take a drink,tell me your story.
liuxiuyuan(中国香港)47天8小时56分11秒前
干将
聃尼耳(广东)47天10小时1分2秒前
往事历历在目。2012年,王滨从交通银行空降中国太平任董事长,随即喊出“三年再造新太平”:三年内保费、利润、总资产翻番。同年,张可调任太平人寿总经理。那一年,我阴差阳错进入太平人寿,得以亲身见证了中国保险业解开束缚、监管阙如下的浪潮汹涌。那几年,作为太平集团的主力军,太平人寿陷入了狂躁期,业务指标年年飙升,保险产品层出不穷,朝出新品夕停售,口号喊得震天响。跑马圈地,高端理财“创新”卷款。外勤增员更是拉人头凑数,新人班开不停,一拨拨来了又走,折腾得人困马乏。外售不利,对内开拓。以福利之名,员工保险袭来,“恩泽”布施于每位员工。领导手持加保合同以作示范,员工纷纷认缴。或有不从,层层问候,全司通报。铁打的任务指标,流水的业务高管。如今王滨、张可皆落马,但昔日的太平故人早已散落江湖。

图片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