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居民加杠杆

居民加杠杆

居民,这次会加杠杆吗

政策频出,无论是地产还是消费,似都希冀于。但更为现实的挑战是,大疫三年之后居民会加杠杆吗?这究竟是居民的能力还是意愿问题?当下地产政策放松能否像过往那般遂如人意?到底是靠地产来拉经济,还是

发布时间:2023-09-05
评论(0)

角下债市走势并不悲观。一方面,考虑到基本面修复并非一蹴而就,当前购房意愿仍然偏低,信贷需求回暖可能仍需一定时间,同时地产销售端的疲软也拖累了投资需求的修复;另一方面,地方债务化解的核心在于降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23
评论(0)

为7月原因可能在于储备项目透支,新增需求不足;意愿较弱,住房购买放缓叠加按揭贷款提前偿还。 货币政策 央行8月17日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下阶段将把实施扩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22
评论(0)

年以来维持7%以上的同比增长,夯实了居民总收入增长,进一步提高了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其次,政府加杠杆“代替”,令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强健,弱化了货币紧缩对居民部门的冲击。与次贷危机后货币主导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15
评论(0)

。 中信证券明明团队认为,7月信贷数据显著弱于预期,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储备项目透支,新增需求不足;意愿较弱,住房购买放缓叠加按揭贷款提前偿还。其指出,从数据反映的现实情况来看,近期降准的概率比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09
评论(2)

有一定掣肘,房企拿地低迷下,新房或面临供给放量约束,影响新房销售修复弹性,而低能级城市新房交付担忧仍待修复,也一定程度上约束的空间。 企业杠杆内部分化延续,驱动主力或是产业类企业、培育增长新

热评:

财新网友mdS38K(山东)68天23小时41分58秒前
“③企业部门杠杆整体抬升、内部分化,驱动力量由城投企业向产业类企业转移,或与地方债务监管收严等有关,也是政策引导产业“超前”投资的映射。”结论能不能更离谱一点
雅痞痞(沙特阿拉伯)69天8小时13分34秒前
这是哪个国家的数据?
发布时间:2023-08-03
评论(3)

。 2016-2021年这段地产稳定期,我们见证了一段罕见的地产平稳高扩张时代。这一时期中,几乎所有地产相关指标都在快速上行,,房企囤地扩表,土地财政扩张。 经历这一段持续的地产景气之后,我们测算显示

热评:

财新网友Fx0CIp(浙江)75天11小时50分18秒前
不管将来怎样,总得有人为以往的地产政策买单,不知会是谁,可能是everybody
董事长7267(广东)75天17小时10分34秒前
我们就看看,大家也看看
顽童有点儿老(广西)75天17小时43分17秒前
拭目以待范式一!政策可能性大,但结果未必。
发布时间:2023-06-30
评论(6)

础不牢固,居民失业率仍处于高位的背景下,能力和意愿弱化。其次,包括理财在内的资产收益率承压是导致早偿率上升的另一个因素,如果通过理财投资获得的收益下降,居民会倾向于提前还房贷。最后,其他可替

热评:

Hidekawa-Suitsuki Hume-Kant(上海)109天22小时43分55秒前
营业贷替换
鸩不止渴(江苏)109天23小时5分31秒前
提前还款需要提前排队预约基本上都在6个月以上
苏326(上海)14分19秒前
居民部门杠杆已经是极限 哪里看出来那么乐观的观点?
发布时间:2023-06-28
评论(7)

长的效果会好于单纯的和企业加杠杆。因此,在中国经济需要加杠杆的时候,首先应该由政府来加杠杆——即政府发债来扩大财政支出。 问题三:中国经济加杠杆的约束在哪里?答案是“约束在国内供给能力,体现

热评:

傅力超(上海)110天23小时42分33秒前
和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异曲同工
jfchan(广东)6分52秒前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燃料,经济下行期间通过增加债务为经济发展提供燃料,但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来讲,微观层面企业和个人没有获得融资的渠道,同时会增加债务的风险。但是作为政府部门,通过现代金融理论可以得知,政府,可以通过中央银行创造货币政府发债的形式来增加杠杆,向社会增加资金,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sunvssun(北京)111天1小时9分0秒前
分析的非常深入,值得关注!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