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开发商资金

开发商资金

增长短期触底,地产困局未解

从2021年到现在,国内10年期国债利率明显下降,个人按揭贷款增速却不增反降,与过去规律形成了明显反差。 造成个人按揭贷款增速与国债利率走势背离的关键原因,是地产开发商高企的信用风险。当地产

发布时间:2023-09-18
评论(1)

%、较2022年四季度低6%。房地产投资依然疲软,同比下跌11%(7月同比下降12.2%)。房地产来源持续大幅下滑(同比下降25%),其中来自房贷的资金降幅扩大(同比下降27%),这对应了8月

热评:

sunshine9199(西藏)29天21小时56分34秒前
气温回升
发布时间:2023-09-05
评论(1)

高。 该模式约束是,项目依赖商品房销售回款,或是租赁住房运营收入。 该模式中,压力较大,其回收投资会更加依赖项目建成后的商品住宅销售回款或是租赁住房运营收入。 社会资金一般相对政府或国企平台

热评:

Domusical(辽宁)41天12小时13分51秒前
特别好
发布时间:2023-08-03
评论(4)

楼盘停工,房屋的所有权从买房人转移到银行也不会改变这种局面,银行如何才能从一个没有完工的楼盘收回剩余的按揭贷款呢? 第三,链紧张,甚至断裂,会直接影响到相关融资方的资金安全,无论是银行,还是

热评:

仰望丶蓝天(浙江)63天9小时43分10秒前
说的挺好,可惜说再说市场都期盼强心针。市场嗑药磕习惯了。
财新网友Qq89EE(广东)73天18小时17分22秒前
可支配收入停止上涨,甚至开始下降,预期全面转弱。不仅是开发商要出清,资产价格也要市场化。不能涨的时候市场化,跌的时候特殊化。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恶化,绝大多数继续加杠杆的能力已经到极限了。这个时候继续保资产价格,可行吗?保得住吗?代价是什么?
庄敬日强(湖南)75天12小时27分6秒前
恒大的股权归零有用吗?
发布时间:2023-08-02
评论(4)

。此外,房地产下行已久,告急,只能加快供货进度尽早回笼资金。 供应前置导致业绩透支。“像我们公司,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的热点高价楼盘普遍安排到一季度推新,上半年销售情况不差。”上述地方国企华南

热评:

文柯(江苏)70天16小时58分14秒前
需求是否恢复,取决于经济,但经济很大一部分是房地产,也就是说经济又反过来取决于房地产,那不是循环了么
Kris--Zhang(陕西)76天2小时9分3秒前
业内人士告诉你,这个是房产测量规则与产证办理政策决定的,开发商也不能左右。
如果那麼(广东)76天2小时24分47秒前
房贷才是最大“监牢”,它让你不敢辞职,不敢休息,不敢放松,
发布时间:2023-07-29
评论(1)

项目。 百年建筑网调研报告也指出,目前多数项目申请转款过程较长,基本时长约八个月。在西安、重庆、武汉的部分房企,均只有寥寥几个项目获批纾困资金。部分项目售楼人员反馈,短缺仍在等待政府资金救助

热评:

看天收麦子(中国)37秒前
什么灰犀牛,那可是房间里的大象,都看见了,没人承认而已。
发布时间:2023-07-28
评论(37)

楼”资金分配给这个相对安全的项目。 百年建筑网调研报告也指出,目前多数项目申请转款过程较长,基本时长约八个月。在西安、重庆、武汉的部分房企,均只有寥寥几个项目获批纾困资金。部分项目售楼人员反馈,

热评:

杨想百出(广东)15天13小时58分47秒前
不存在所谓的刚需。如果房价看涨,无论加多少杠杆,自己已经有几套房,都会买。如果房价看跌,无论利率多便宜,自己也就一套房或者没房,都会卖或者租。
Lazylady(北京)15天23小时26分6秒前
很早以前我也是这么看中国房地产的,看到俄罗斯的房价收入比之高,一点也不怀疑集体主义的优越性了,房价当然可以挺住,汇率目前看来只是计算和控制问题,只要没有70年代的内忧外困,只要能挺总归还是要挺着
GJYwrB(广东)16天10小时22分19秒前
文章挺长,但是回避了价格这个关键问题,居民政府债务都已经高企,政府要高价卖地还债,房企要高价卖房回款,居民失业、降薪实在加不起杠杆。核心矛盾就是房价已经远远与居民收入不匹配,市场极度需要一场价格重估。 可惜政府不想要价格回到合理区间,因为那将意味着大量地方政府破产,社会剧烈的缩表,银行倒闭,社会动荡。但是维持价格需要的代价越来越大了,人民币已经一路冲着金圆券去了。
发布时间:2023-07-18
评论(1)

者曾对当时的地产行业有过如下分析: “对于地产过于严厉的融资紧缩政策触发了行业的下行,并将行业推入了恶性循环中。一方面,地产链收紧,信用风险上升;另一方面,其他人对地产行业信心下降,主要表现

热评:

Mordecai.(浙江)90天2小时19分11秒前
这一点,特朗普做的不错
发布时间:2023-07-15
评论(0)

股权融资进展不大,信贷方面银行也比较保守,导致再度紧张,买地和新开工再次下探。 此外,她还称,在2022年房地产如此大的调整之下,一些上游行业比如钢铁、建材等,可能生产调整并没有到位

热评: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