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跨界造车

跨界造车

【周刊提前读】宁德时代比亚迪争霸动力电池 不管鹿死谁手行业洗牌在即

电池,2022年一跃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曾毓群从消费类电池转战动力电池,坚持电池主业不变,自2017年起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称王。 一名早期与他们交往密切的人士告诉财新,两家企业内在“基因

发布时间:2023-09-08
评论(45)

业又逐渐走上不同的发展方向。王传福从电池,2022年一跃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曾毓群从消费类电池转战动力电池,坚持电池主业不变,自2017年起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称王。 一名早期与他们交往密切

热评:

财新网友xq1Qt9(上海)15天12小时24分50秒前
在我看来,新技术路线出来后。死的可不会是这两家,而是所有油车产线!
财新网友o1w(中国)15天13小时30分12秒前
内循环搏杀
顽石顽世(湖北)15天14小时41分4秒前
首先,新能源不是纯高科技,而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再者,以环保为目的的产业反过来会反噬环境,生产过程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电池报废的处理,并未计价在内
发布时间:2023-08-27
评论(6)

业绩(详见财新网报道《恒大汽车补发三份财报 造车以来累计亏损989亿元》)。财报显示,公司2021年至2022年共亏损840.08亿元。而自2017年底以来,恒大汽车已累计亏损1057.73亿

热评:

过去烟花特别多(北京)49天18小时34分32秒前
谁要买你的破车?
王老太太5(北京)50天18小时24分51秒前
这是什么车呀?一台车近一千万了!这是造车还是金钱粉碎机?洗钱吧?!
石城居士-浙江(浙江)50天19小时32分22秒前
贾跃亭没做成的事,许家印给做成了……
发布时间:2023-07-28
评论(2)

显示,公司自2017年底以来,累计亏损989亿元,2021年至2022年累计亏损840.08亿元。截至2022年底,公司负债总额达到1838.72亿元,其中未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达116.26亿

热评:

财新网友owk2CA(吉林)81天2小时17分20秒前
趁着市场情绪好转返场。
怕累拖(安徽)81天9小时36分47秒前
复牌的意义何在?
发布时间:2023-07-01
评论(5)

重复类似的故事。2003年,比亚迪通过收购陕西西安一家车企获得汽车资质,从手机电池企业。在燃油车时代,西安主要依靠陕汽集团在商用车领域有一席之地,影响力有限。2022年比亚迪登顶新能源汽车销量

热评:

AlexCP8(上海)103天19小时12分39秒前
房间里的大象,传统车企利益链捆绑太深
山顶顽石(重庆)104天20小时10分22秒前
看下来感觉全凭运气,虽然硬说区位优势也能说出个一二三。
光影蜗牛007(河南)105天16小时26分34秒前
走,让我们一哄而上!
发布时间:2023-07-01
评论(0)

上海等,都是明星车企和城市相互成就的案例。 新能源汽车在重复类似的故事。2003年,比亚迪通过收购陕西西安一家车企获得汽车资质,从手机电池企业。在燃油车时代,西安主要依靠陕汽集团在商用车领域有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3-06
评论(9)

芝麻芯片,涉及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核心传感器等方面。 企业包括三种路径。第一种是“帮助车企造好车”,代表企业是华为。华为聚焦信息与通信技术,与主机厂协作,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

热评:

问鼎中原不自私(北京)224天17小时42分12秒前
我自己觉得要求提高了 没有哪个企业能做到一直存在 持续盈利 只要能稳定发展 持续投入 生存下来
Icescream(天津)224天23小时9分19秒前
电池也是核心,电池是不亚于电机的核心。
问鼎中原不自私(北京)224天23小时24分47秒前
车比较贵,10万起,不是冲动的消费;安全性如何,如何提升人们对新车质量和安全的信心,至关重要;以及后期维护的成本,配件能不能买到。 我觉得还有一个东西比较重要,那就是如何让消费者清楚,你能持续盈利,你能一直存在,你不会因为出现一两个风险事件,就倒闭了。
发布时间:2022-11-04
评论(3)

为富士康寻求代工提供了市场机会,不少此前没有汽车工业的国家兴起造车潮流,亦有其他行业企业。 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22万辆,同比增长66.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达

热评:

花露水味(重庆)346天19小时11分28秒前
啥时髦咱上啥
wilsonsun(上海)346天20小时42分48秒前
GEER还是CEER?
大头脑风暴(四川)347天12小时35分50秒前
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22万辆,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达260万辆—中国市场占比全球市场超过60%,惊叹。
发布时间:2022-10-27
评论(0)

掉队现状难以否认。 威马汽车是2014年前后中国大潮中一员。创始人沈晖介入汽车制造始于2015年,他收购了一家机械公司,该公司先后更名为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现在是威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