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楼市低迷

楼市低迷

【市场动态】MLIV调查:改朝换代、工党上台会对英国市场最为有利

算案公布后,英镑兑美元跌至历史低点,英国国债收益率则飙升。当前英债收益率相对别国仍然高企。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英国通胀更为顽固,但它给了工党攻击保守党能力的机会。 苏纳克面临着选举民调中

发布时间:2023-09-13
评论(11)

。此后一两年里,全国超过40个城市陆续实施限购。 2014年,全国,各地陆续暂停限购。至2014年10月7日,海南三亚宣布取消限购以后,前一轮楼市调控执行限购的城市中,仅剩下北上广深保留了限购

热评:

烟草红(安徽)13天5小时21分29秒前
遍地高层,消防问题堪忧
猩哗社(江苏)33天9小时29分56秒前
当初限购是为了制造紧缺的印象,近两年基本都松的差不多了,名存实亡。
沈ZS(辽宁)34天6小时55分23秒前
暗地里都在悄悄的取消限购,只是有的碍于面子没做官宣。
发布时间:2023-09-09
评论(57)

长、涉及面广,不仅对经济金融影响大,还涉及社会就业和政府收入。在之际,本来与高房价相互支撑的土地财政、土地金融,使得一些地方政府承受着沉重的财政压力。 当前,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俨然成为两头共

热评:

王启凡(浙江)31天8小时17分17秒前
加大保障性住房可能是唯一路径,债务能展期,历史的欠账就一定不会还
EmmaWoo(广东)35天2小时57分12秒前
为了论而论,几点所谓的扩大供给的路径都是把房子继续当金融投资产品的逻辑,意思是接着奏乐接着舞,让大家继续在泡沫里虚假狂欢?现在根本的问题就是资不抵债,地价房价里包含了多年政府杠杠和企业杠杆无序扩张累积的待偿还利息,可是房子真值这么多钱吗,价格已经提前体现了过高的发达繁荣预期,真有这么多人有能力高位接盘放开的供给?只能一边化债展期一边想办法让价格回归供需匹配的价位,并且提振市场信心,增加房产流动性和产权使用权的交易灵活性,开发更多真正能满足老年人穷人等不同人居住需求的房地产产品。
财新网友PyObRx(上海)36天10小时51分36秒前
这话说的,都限购限售了,那个有限圈子里的价格就是市场发挥作用了?
发布时间:2023-09-08
评论(1)

关口,不少商用物业以港澳人士为重要客源,近年,这些公寓多数已开盘两三年,去化极慢。 深圳公寓市场曾经风光无限。在2021年之前房地产市场上行期,每逢深圳升级住房限购政策,投资投机需求即涌入商用

热评:

財新值得讀(广东)39天3小时17分37秒前
港澳也没有余粮了
发布时间:2023-09-06
评论(3)

式,利用政策漏洞投机套利的疯狂现象目前几乎绝迹,如今的二手房市场早已不复当年救市政策出台后的喧闹繁华。相比之下,经过这一轮之后,众多房地产开发商显得低调和务实许多,新楼盘销售方面,也是抓准难得

热评:

財新值得讀(广东)40天5小时42分50秒前
就中国现在普遍的物业管理水平,二手房的品质很难比得过一手房,尤其是经历过暴涨的区域。就居住环境而言,二手房贵过一手就不大合理。
海底深洞(上海)41天7小时29分27秒前
一套儿 房子
大钉子(中国)41天11小时41分37秒前
本来就不想动,绑或不绑,都还是那样
发布时间:2023-09-04
评论(1)

较低迷。 对于居民而言,购房属于家庭重大事项,房子既是一般家庭最大的资产,同时也是最大的负债。即使是用于自住,房价的涨跌预期也在居民购房决策中占据重要分量。在、房价存在下跌风险时,有购房需求的

热评:

小V2940(北京)42天18小时15分29秒前
写得好
发布时间:2023-08-31
评论(1)

就业、收入预期下降,居民倾向减少投资、消费,增加存款、降低负债,从而选择提前偿还存量贷款。 3、股市、,居民投资收益率下降,存量房贷利率与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率倒挂,原用于投资的闲置资金被转用于提

热评:

财新网友eeP9ACPxs(北京)47天16小时34分48秒前
描述全是可能性不低呀,怎么就较低了
发布时间:2023-08-24
评论(19)

【财新网】过去两年,,深圳核心区域二手高价房是为数不多的抗跌物业。不过,2023年下半年以来,这类房源也进入暴跌通道,跌幅几近“腰斩”。 8月上旬,位于深圳福田百花片区某小区成交了一套约85

热评:

财新网友O6j26R(美国)50天15小时26分29秒前
深圳没几年历史的城市能有啥文玩属性嘞? 你看文说所说的“深圳高价豪宅”, 基本都是小于100平的房子. 依我看, 只能算是高价房, 从来都不算是“豪宅”
安qXd(广东)51天20小时52分19秒前
你一辈子可以不喝茅台,一天不住房子睡大街吗
今日方知我是我(美国)53天4小时20分22秒前
我的意思是,大家研究下,为什么深圳连高价豪宅的成交量也在下降?!
发布时间:2023-08-15
评论(0)

同比转负、、信贷需求偏弱,而实际利率上升,降息的必要性增加。全面降息有助于降低实际利率和私人偿债负担,我们预计本月21日LPR利率将跟随下调;有助于稳息差,预计参考LPR定价的存款利率亦将下调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