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名义货币

名义货币

数字时代的宏观经济管理变革

部也增加了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这可以缓冲一部分投资节约效应。 注:LM表示货币市场均衡,M/P(D)=L(i,D,Y),其中M为供应量,P为价格水平,P(D)表示价格水平受到数字化变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5-07
评论(0)

增长率。 2.2货币的时间价值的最优性 但是,产出是变化的,且在长期是持续增长的。因此,涉及时间必有期望,存在期望则存在动态优化。在现实中,“时间”价值主要的实现方式并不是心理因素,而是投资和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4-22
评论(0)

,那就是防止出现恶性通胀,恶性通胀的环境里,供给体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此时并不是货币太多了,而是几乎没有实际货币余额(/物价水平)了。因为货币供给过多造成恶性通胀,大家开始抛售不用,导致经济系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1-03
评论(1)

,货币政策也可能是财政政策执行的结果。 在理论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有两种主要形式。第一种就是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来实现跨期平衡,而货币政策可以任意决定供给和名义利率,这种情况就是货币主导型

热评:

文成栋(长春)669天8小时9分24秒前
问题分析的很深入,实际解决方案需要大面积系统性改革,在我国完全无法落地。
发布时间:2021-07-06
评论(1)

(A1.2,古典货币数量论):在该时点,经济中的存量为M—;M—V=PY。 根据以上假定,我们很容易导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合一:在每个市场上,换手的货币额为m*i=p*ix*i

热评:

闷骚小绿绿(上海)800天6小时29分37秒前
货币经济学很不成熟,希望以后继续读到这方面探讨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1-01-08
评论(0)

式”的切割,并只关注“本质”的做法往往造成了与现实情况和实践经验相反的结论。比如,整体名义价格水平剧烈波动期往往抑制了实际产出水平,而货币当局在实际产出下滑后,普遍想办法扩大的供给量。理论和实

热评:

发布时间:2020-09-22
评论(0)

币税”过程。而试图通过增加税收避免通胀,只会造成对私人部门更大的剥夺。   政府和私人部门都通过交换实际经济资源。而政府通过对中央银行透支发行货币等同于中央银行创造的增量货币全部由政府独占,且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9-18
评论(0)

门雇主联合会之间达成的三方协议稳定了工资和价格联动机制,并实现了贬值,最终带来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实际汇率贬值。汇率贬值没有再传递给国内工资和价格,很可能是因为整体宏观经济体制已有所变化,基于预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9-05
评论(0)

全部流通货币增量,而该货币增量并未对应任何实际经济资源,同时,私人部门流通货币总量保持不变。如果政府和私人部门通过交换实际经济资源,政府拥有的流通货币增量将稀释流通货币对应实际经济资源的数量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