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

徐林:如何走出经济增长减速的困境

入了阶段,我反对这个说法。因为城市化动力来自于城乡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越大,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越大,城市化的动力就越强。中国目前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大致在1

发布时间:2023-05-25
评论(1)

交量回落,成交周期同步拉长。整体价格下跌的空间已比较有限,主要有两点原因: (1)高线城市住房降级,冲抵了需求减量。这也是为何高能级城市刚需住宅价格表现尚可的原因。 以上海浦东郊区某典型刚需住

热评:

丁满(河南)144天21小时36分31秒前
黄金楼市一去不复返了。
发布时间:2023-02-24
评论(2)

水平,近4个季度稳定在1.78亿人左右、远低于趋势水平进一步加剧。服务业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例如,北京、上海等省市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的就业人数自2019年以来持续下降、降幅达

热评:

财新网友BM2QcV(北京)232天5小时22分50秒前
会部分滞涨,部分通缩。
财新网友LWjzkL(广东)235天2小时52分39秒前
保持市场平稳发展
发布时间:2022-09-07
评论(15)

临界点后,中国城镇化人口流向将由原来简单向大城市单向集聚转变为特大城市城市郊区化()、发达地区融合都市圈化、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化等多种人口流向和发展模式并存,中国城镇化中高速发展期实际时间将有

热评:

冯宗炎(福建)263天19小时23分53秒前
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增长
楚洋(苏州)400天4小时4分25秒前
中国房地产占到GDP的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比重过大,经济结构已经不允许房地产持续扩大规模了
邓福荣(深圳)400天4小时39分36秒前
狭隘对比人口与房子与城镇化?去比较两国产业,比较房价与经济收入的倍数吧,不然真害人
发布时间:2022-05-11
评论(4)

,形成都市圈的城乡融合;在一些大城市,郊区、郊县都很凋敝,首位度很高的城市面临郊区化、,要素要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打通,在这个过程中,县城起到融合大城市和郊区的功能;对于更多的传统县城而言,需要研究

热评:

韦达崇(佛山)523天22小时5分0秒前
能解决就业问题吗
焱9255(珠海)524天3小时13分37秒前
已经严重分化了,还预防?
tlly19(临沂)524天6小时11分50秒前
逆城镇化是自动自发的结果,而不是人为主导的
发布时间:2022-01-17
评论(0)

市化,发展大城市和明星城市,普遍来说,对生育率是压抑的,而“”对生育率复苏有帮助。大家觉得城市化是中国的未来,但“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7-07
评论(0)

主导,导致新城区郊区化、主城区影响力下降的“”现象;   巴西利亚迁都完全由政府主导,城市设计过于理想化,将城市整体布局设计成飞机形状,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不便。韩国世宗市的建设则体现了更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7-06
评论(0)

“主力军”。 2、疫情催生的加速 除了人口结构方面的因素,美国正在进行的也是催生本轮地产热的重要因素之一...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4-15
评论(0)

也会遇到一些“低碳陷阱”,一类是“高技术低碳陷阱”,另一类是“陷阱”。   一些城市在经济和技术上具有足够的优势,借科技的力量发展新能源,探索在城市建设上加以使用,希望更加高效地向低碳城市转型

热评: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