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陪读妈妈

陪读妈妈

显影|“双非”儿童长大后

‘双非’,她们当年来香港生了孩子之后,就一直利用孩子的身份领取香港的综援(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再加上本地的NGO(非政府组织)机构以及孩子父亲从内地寄过来的赡养费,长期在香港生活”。 香港

发布时间:2023-09-06
评论(1)

乡镇,希望通过县城购置新房,将子女从乡镇学校或私立学校转入城区公办学校。不少家长是二孩、三孩家庭的“”,有多孩接送压力。 图集|世界的拯救者或者毁灭者?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跌宕人生 奥本海默

热评:

财新网友Rt5PEt(山东)41天3小时51分34秒前
马克一下
发布时间:2023-09-06
评论(31)

有了一定积蓄,便在县城购置新房,希望将子女从乡镇学校或私立学校转入县城公办校。财新了解到,维权家长超50人,多为实验一小周边“建业城”“法姬娜·书香门第”小区新房业主,且大部分是二孩、三孩家庭“

热评:

回来了(山东)41天9小时44分27秒前
享受合格的公立教育在某些地方也变成一种特权了了吗?
小土豆9bS(河北)39天15小时47分9秒前
为什么很多片区外的能进,片区内的却不能进?这件事得给家长们交代。我们这里反正找人花钱能进小学。鹿邑这呢?平白无故的就让片区外的进去了?
LawyerChin(山东)40天6小时12分6秒前
就这样 还鼓励生育呢 今年新生儿跌破800万,明年破700,2025年破600
张海军7060(河南)40天11小时22分53秒前
鹿邑教育管理混乱,质量底下,是该整顿了!
发布时间:2023-01-07
评论(4)

夏季耗资近10万元,辗转多地才从美国纽约回到上海;8岁的小留学生李阳和他的从2019年8月出境到英国后,鉴于隔离的时间成本和学业中断风险,已三年多未能回国,现在盼着2023年暑期能够顺利回家

热评:

菲洛嘉(上海)283天10小时59分52秒前
正常化
赵志奇(上海)283天12小时32分39秒前
平战切换
辛巴飙土豆(上海)283天14小时1分6秒前
国门一开
发布时间:2023-01-06
评论(14)

从美国纽约回到上海;8岁的小留学生李阳和他的从2019年8月出境到英国后,鉴于隔离的时间成本和学业中断风险,已三年多未能回国,现在盼着2023年暑期能够顺利回家。像他们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自

热评:

KatherineF(北京)276天15小时47分41秒前
东南亚边境几个国家早已牢骚满满,尤其是尼泊尔缅甸,贸易逆差更加严重
Summer杰(上海)278天4小时16分18秒前
疫情终于结束了
LEOMARK(山东)279天11小时39分28秒前
早该如此
发布时间:2022-06-02
评论(6)

显影|在县城 到县城读小学成为新的乡村潮流,在县城陪读成了乡村妈妈们新的角色 分享按钮是否显示的标志 flexible 显影|妈...

热评:

会游泳的猫108(重庆)494天7小时12分38秒前
这篇为啥不能收听?
cinderellawang(天津)495天18小时47分31秒前
父亲呢?
Hit Lam(广东)498天4小时58分41秒前
我就是从农村里到城里上学的娃,感慨,那时候不懂为什么妈妈要当着好玩的小伙伴面拉我回家并且不让我和他们玩了,虽然确实获得了教育,但我想说成长轨迹不一样,他们得到了自己的,我也得到了自己的世界,青春无悔
发布时间:2022-03-12
评论(0)

作者:无忧,诺友,一名十三岁男孩的,一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探索家庭教育的公益人。 步入 40 岁之后,时光总是过得快,稍微想回头看看,它已经匆匆地溜走了。过去的一年我经历了人生的

热评:

发布时间:2021-12-24
评论(4)

花房”,提供“天使配送”服务,就是让心智障碍的孩子去配送花。她教郝禹童学会了换水,带着他一起去送花,告诉他这是“工作”。 郝禹童初中同校的另一位 “” 吕天娥也加入了创业,她的儿子董庭恺被诊断

热评:

誤判心理学(广州)658天8小时36分24秒前
哎!
klzpcyz(云南)660天7小时57分51秒前
“显影”系列文章的文字不会因字体大小设置变化,文字太小了,阅读体验不好!
财新网友g79xlE(福州)660天8小时52分6秒前
很感人的公益团体,公益也需要团结一心,良性的持之以恒
发布时间:2021-11-13
评论(26)

  “共存”模式领跑者 文|财新周刊 文思敏 发自香港,杨敏(见习) 发自新加坡 看到新加坡每天新增数千宗新冠病例,身处上海的朱莉很庆幸。今年6月,朱莉带着五岁的孩子回到中国度假,原本计划8

热评:

菲洛嘉(上海)221天8小时39分59秒前
压力测试
财新网友yb2U4L(上海)311天2小时17分52秒前
结果不错
财新网友xyevJD(深圳)410天23小时11分16秒前
是的,起码应该有不同预案的研究和讨论。前几个月上海深圳不同的防疫对策,本可以更好地引导了做不同方式的对照,进而摸索一旦疫情长期持续的应对措施,可惜并没有,相反现在严防疫似乎才是zz正确,然而这对民生经济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再说财政到底能支撑这种方式多久?最让人不安的是看不到头,这三年来中国人民已经很配合了,但越来越严的核酸要求,动不动封控,民众显然已经出现不稳定情绪了。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