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未来10年增长的关键所在

,政府教育医疗生育等民生支出占GDP比重从5%提高到15%或者20%。 2023~2037年,需求侧进行放开、允许农村土地交易、放开农村住宅同房同价同权市场、居住供给多元供给和提高财政民生支出

发布时间:2023-08-22
评论(2)

求不足 人口从农村农业向城镇工商业转移受阻,影响了受阻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创业投资能力,在需求侧造成了经济增长速率年均0.7个百分点的损失。我们以发展水平与中国相当、未对进行行政干预国家的市民化率

热评:

财新网友6rO5Cc(上海)54天14小时9分5秒前
文章虽好,但是发晚了。
雅风white(河南)55天15小时11分22秒前
利益集团肯定把利息留在自己手上
发布时间:2023-08-21
评论(2)

,由于生育管制、受阻、土地收入分配扭曲、禁止房屋交易等,不仅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能力,也影响居民这些投资需求能力。因此,在分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也需要有由收入分配扭曲造成的居民投

热评:

财新网友CgQwdi(广西)54天15小时20分27秒前
看了个寂寞
孙宇辰(北京)56天9小时20分17秒前
写得不错
发布时间:2023-07-24
评论(4)

经济政策注入加以纠正;前者生产和需求潜能禁锢在要素配置、是否是资产、、资产交易收入、住宅供给、福利支出等体制扭曲之中,用总量性政策根本无疏通和释放的作用。因此,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需要非常小心

热评:

家里的泰迪好可爱(上海)83天15小时1分38秒前
“进入三年特殊时期及其外部原因等”什么时候才能直接写“被制裁”,直面历史也能避免重蹈覆辙
财新网友Qya6X5(英国)84天7小时12分44秒前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桃李亦言(北京)84天7小时51分34秒前
深化改革才能真正为市场主体注入信心
发布时间:2023-07-12
评论(2)

一个关键的事实:。 我们将流动人口与总人口之比称为流动参与率。在过去20年间,中国的流动人口参与率提高了1倍,25岁以上的成年劳动力的流动参与率更是接近2000年的3倍。最近40年,中国人口流

热评:

子洋 Eric(北京)63天18小时24分9秒前
"中国养老问题的解决只能靠自己",振聋发聩
Sn Leopard(新疆)88天8小时36分10秒前
目前看到的该主题最为透彻的一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3-07-03
评论(3)

化难问题。 需求端:购房回归理性,改善性需求成为主力 需求充足,但购房回归理性。中国中长期的新增购房需求仍旧充足。受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市间、住房消费升级、住房改善需求增加、经济增长带动居民

热评:

财新网友eeP9ACPxs(北京)103天22小时43分0秒前
回归居住属性就好了
子洋 Eric(北京)104天7小时49分14秒前
一线城市,两室一厅一年十几万的房租也不便宜
我是一朵蘑菇(广西)105天16小时56分44秒前
今年我买房了,刚需
发布时间:2023-06-29
评论(0)

的差异性是推动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不仅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公共品消费、财税收入,人口迁徙所带来的就业及居住需求也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根基。 此前,中国遵循从农村到城市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6-29
评论(14)

和配套设施用地跟得上的需求,符合中国城市化的方向。这个政策也能促进城市之间在争夺人口和土地资源方面有序、良性竞争。 二是,除了土地指标之外,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也应该适度向户籍人口数量增加较快的

热评:

胡说八道乱弹琴(重庆)106天19小时58分32秒前
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什么?臃肿虚胖,大而不强。核心的症结就在于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科技创新对中国而言,已经不仅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这些问题是时代的呼唤
不定项选择(河南)107天17小时25分56秒前
相比较陆老师的建议,政策需要跟进和突破的太多
鸡腿是个干大事的人(山东)108天7小时16分16秒前
陆挺的分析对策是辜朝明对中国建议的细化 野村对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研究值得我们思考毕竟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的开山始祖
发布时间:2023-06-29
评论(0)

2.4劳动力市场与刘易斯拐点 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假设,劳动力充裕的传统社会主要通过现代工业的扩张来实现工业化,而现代工业通过农村向城市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Lewis,1954)。如果这

热评: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