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收支政策

收支政策

如何看待后续的财政发力节奏

。从今年以来财政发力的着力点来看,稳基建投资仍是重心,促消费的力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注意到在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中,将“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摆在2023年的第一位

发布时间:2023-03-27
评论(0)

强,预计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维持高位。 中国将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财政部在谈及时强调,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包括高盛分析师在内的市场人士预计,财政政策将在今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3-07
评论(0)

策。”因此,我们预计2023年供给侧的减税降费举措力度或有所减弱。 财政转向需求的紧迫性上升,扩大内需成为2023年财政的首要任务。在2023年财政预算草案中的“2023年主要”部分,“发挥财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1-21
评论(0)

同,目前已经成立的财政政策委员会,主要有完全独立、隶属于立法机构以及隶属于政府三种模式。 考虑到我国财政收支规模日益庞大,政府债务压力逐步增加,特别是具有长期影响的财政越来越多,加强专业分析充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6-28
评论(0)

效果、基金管理、精算平衡、地区结构、运行风险等情况。 六、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十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围绕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环节,完善涵盖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6-13
评论(0)

资金。采用因素法分配资金,应选择与财政有较强相关性的因素,赋予不同因素相应权重或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运用财政困难程度、支出成本差异、绩效结果等系数加以调节,采取公式化方式测算,体现明确的政策导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5-27
评论(0)

的规定; (三)预算安排是否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是否切实可行; (四)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安排是否适当; (五)预算的编制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本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 (六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5-20
评论(0)

国则表现出极强的非对称性;第三,上述冲击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与货币政策协同性。   本文的结论具有较强的政策涵义:首先,对于重要经济体而言,需要密切关注经常账户的调整方向与程度,并作出合理的调整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3-31
评论(0)

元升值等多重因素影响,共同造成贬值走势。这也是人民币在“十三五”期间贬值时间较长的一段。 随着有关部门国际动态调整并完善汇率政策,特别是随着结构调整与稳增长政策取得效果,经济增速在2016年企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