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

许小年:浅析日本失去的30年——兼评“资产负债表衰退”

售商大荣公司。大荣趁泡沫经济的东风大量借贷,买地建店扩张,随着的上涨,公司以土地为担保,借入更多的钱,开办更多的店,形成了一个分布日本各地的庞大零售网络,将业务扩展到“除了女人和鸦片”之外的几

发布时间:2023-09-27
评论(3)

业化带来对土地需求的激增,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双重驱动下,不断飙升,1955~1974年全国城市地价指数上涨28倍,六大城市上涨34倍。 第二阶段:1975~1985年,稳定发展期。日本告别工业

热评:

喝一杯(上海)18天20小时19分8秒前
这篇文章和许小年的文章同期发布。这篇文章的逻辑性严密性和许的文章有差距。
财新网友qAkoLJ(北京)19天11小时11分24秒前
生搬硬套,刻舟求剑。 中国真实城镇化率是65%?不同统计口径之下,有多少直接可比性?
Vision China(北京)19天16小时22分27秒前
今日中国房地产与日本20世纪90年代房地产泡沫不可比,目前才相当于日本1974年,还有不少成长空间啊!
发布时间:2023-09-13
评论(8)

不能准确描述当前中国经济的状况。首先,日本的股票市场和东京等大都市等,都曾从最高点下跌70%以上。这种幅度的资产价值缩水,是中国所没有的。其次,日本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过一波轰轰烈烈的去

热评:

猩哗社(江苏)22秒前
收入又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说到底还是资产负债出问题了。先有资产负债表才会生成损益表。
董事长7267(广东)32天15小时24分18秒前
这样讨论,有意义吗?
dunfu(上海)32天20小时17分59秒前
一语中的“是收入承压,而非资产负债表衰退”。这句话解了对目前宏观经济认识的困惑
发布时间:2023-09-13
评论(12)

,中国企业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有没有受到损害?肯定有,但我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是远远小于日本90年代的受损程度。日本在那个时候不仅仅是大城市的掉了80%多,股市也掉了80%多。而最近这两年,中国股

热评:

言声乐(北京)13天23小时41分15秒前
化债的关键不是存量债务,而是在化债的过程中重建一个新的地方政府新增债务的总量控制机制。化债最关键的一步,还是要跟城市化及房地产关联起来
三角进攻(重庆)14天16小时40分27秒前
房地产已经无解了 等下一个周期吧
财新网友QprmFv(四川)14天18小时55分8秒前
不好弄哦
发布时间:2023-09-11
评论(1)

优势明显。目前,经过上一轮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更新,大部分城市核心市区停止新增土地供应,出于土地供应稀缺性和高昂因素,绝大部分房企主要新增拍卖地块集中在远郊区,导致新增一手房供给集中在

热评:

财新网友Lzm1Yi(江苏)35天11小时32分11秒前
两年后看成果才能下结论
发布时间:2023-08-31
评论(1)

预售的项目。这些项目在拿地时,正值市场火热阶段,较高;销售时却逢楼市下行,不得不低价出售。 一名在房企从事财务工作的高管称,企业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执行的标准与企业对后市的判断有关,如果对后市乐

热评:

财新网友dh4qhE(中国)46天16小时55分38秒前
中国现存的房子难道还不够14亿中国人民住吗?除非一线城市还有市场。其他城市住房基本改善性需求了。尊重市场经济吧。
发布时间:2023-08-11
评论(23)

、并在2021年或者2022年初预售的项目。这些项目在拿地时,正值市场火热阶段,较高;销售时却逢楼市下行,不得不低价出售。这使得项目毛利率较低。在2022年,碧桂园的毛利率就已经大幅下滑10.1

热评:

许少年(上海)65天22小时37分13秒前
又一座大山轰然倒塌。
财新网友gGn9ey(北京)25分49秒前
彻底吹灯了
仰望丶蓝天(江苏)66天7小时29分39秒前
只会变相重组,参考海航。让国央企接手,不会直接救的。自己的孩子自己领走。房住不炒喊了这么多年,你不听。
发布时间:2023-08-08
评论(5)

发定价。 土地“招、拍、挂”,是由市场的力量确定,这种办法只适合于特定的情况,如对高端物业、外资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土地供应。但对一般工业企业、小型服务业、中低档居民住宅等,就不一定适合。一个时期

热评:

神秘男子rrh(上海)64天7小时19分11秒前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税负率,应该不需要考虑财政收入的问题,而是应该考虑财政支出怎么高效的花、怎么公正廉洁的花。
遛猫达人(浙江)69天6小时16分12秒前
2009年,这个问题已经明显了,现在还没解决,一定是什么东西出问题了
财新网友K9edyH(北京)69天14小时37分50秒前
文章写于2009年,当时土地财政刚形成,土地金融尚未成气候,政府没有财政包袱。如能实施设想,房地产业能够健康发展。现在政府债务严重,确实改革困难。但也是个机遇,如能把普通人的购买力从开发商渠道分离出来,房地产业还是能够健康发展的,政府收入逐步转变为财产税。
发布时间:2023-07-29
评论(18)

仍在不停还债。 原因在于,企业在日本地产泡沫破灭前,大量借债购买土地、房产、股票等价格泡沫化程度很高的资产;日经指数和大跌后,企业存量资产大幅缩水,资产负债率大幅攀升甚至资不抵债,只能依靠每年

热评:

Lazylady(北京)74天21小时38分20秒前
作者从国家层面,而非个人层面论述这些,我觉得都是对的;俄罗斯的政治体系稳固如此,房价也几十年坚挺如此。不会资产衰退,资产不衰退,生活成本、企业成本就无法降低,会扩大贫富差距。日本、韩国、台湾哪个不想出口东南亚。。。所有成本都会反应到价格,到时候拼不拼的过人家还两说。。。如果我们现在资产衰退、阶级会流动、成本会下降、阵痛后会又出现一个新的时代。日本一碗拉面30年不涨价难道不是因为资产衰退?
永定河边(北京)77天20小时32分39秒前
中国成为日本是个黄粱梦,日本近三十年人均GDP大多在四万美元以上,妥妥的发达国家。
财新网友5bNjyH(湖北)21分13秒前
投资借债拉动为主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