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抑房价

抑房价

提振经济需要消除地产行业“疤痕效应”

给面积不足0.2平方米,大概只有中国二三线城市人均土地供给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圈相比,中国城镇用地中居住用地占比也明显偏低。 土地供得少,房价当然就会高。而在试图平时,如果

发布时间:2022-12-05
评论(2)

求的限制。中国的地产行业需要做供给侧改革,通过增加土地供给来增加房产供给,从而缓解市场上的供需矛盾,进而平,并最终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可能通过对向往加以限制来实现,而只

热评:

干莫西(广东)316天10小时38分7秒前
有木有可能 如果单价大跌30% 销售额会跌90%
财新网友7nFCDJ(浙江)316天13小时28分35秒前
全世界有没有一个类似规模的产业,在一年销售额下降50%情况下,单价几乎不变? 房间里的大象,大家都视而不见。
发布时间:2022-08-29
评论(6)

管资金归还本行贷款,恐怕都难逃其责。 预售制度有责任么 这次“断供潮”发生后,预售制一直被各方诟病。预售制本意是加快房地产快速周转,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平。而且预售制也不是国内独创,欧美、日韩及

热评:

跳动的K线(广州)414天18小时6分47秒前
支持你
财新网友Fx0CIp(杭州)414天18小时20分16秒前
说到点子上了
你是不是烧饼(合肥)414天19小时38分46秒前
揣着明白装糊涂
发布时间:2022-07-26
评论(7)

长期得不到解决,关键是中国土地供给的价格弹性太低,使得房价这个指挥棒并未有效发挥引导土地资源配置之功效。从总量上来看,房价的上涨并未带来土地供给的相应增加,因而难以通过土地和房产供给的增加来平

热评:

blackbarry(江苏)446天15小时17分52秒前
农村人靠什么买房
asadawa(北京)448天13小时34分19秒前
利空地价的,不说不做
Maree(成都)448天16小时20分34秒前
长期看人口?
发布时间:2022-05-18
评论(6)

地和房屋的供给不足,是中国房价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2021年开始推行的“集中供地”政策,初衷可能是平,但实际效果却是进一步加大了土地供应的垄断程度,从而给地价和房价上涨带来了更强动力。 目前,集

热评:

GCHK(深圳)517天2小时36分35秒前
所以跌的原因是不让涨?
Donglin2020(肯尼亚)517天15小时28分4秒前
有一种趋势叫做不可逆。看着还是很慌
董事长7267(深圳)517天16小时7分26秒前
难道现在不是两难吗?
发布时间:2021-08-19
评论(1)

下“暂停键”,以争取时间修订政策。 集中供地的政策初衷在于,通过土地的集中供给放量,以抑制土拍价格,在成本端平,此外后续楼盘竣工期的集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价上行压力。 然而,多个重点城市出现

热评:

财新网友6rO5Cc(上海)785天14小时39分33秒前
供地太少了
发布时间:2021-08-08
评论(0)

地对应近乎无限的流动性,就很难做到供需平衡。 以此来看,平的根本之道在于减少流动性。流动性少了,房市里的资金自会减少,买房的需求也就会跟着下降。可是,如果要减少流动性,宏观政策就要由“松”转“紧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7-24
评论(0)

打压房价的办法,富人们愿意高价买房,政府只管课以高税收就是了。然而政府却可以用大量兴建平价房、廉租房的办法来平。当然,有钱人是断断不可享受这种福利待遇的。 只是事情往往是说说容易做到难。君不见

热评:

发布时间:2021-07-21
评论(3)

设用地指标。我们的土地政策应该跟着人走,哪些地方有更多的人口流入,就应该给更多住房的用地指标,来增加供给和平。更好的思路是与鼓励生育的政策结合起来,就是住宅供地跟着孩子走。中国的大城市并不缺地

热评:

财新网友gVTCPC(安徽)796天21小时38分11秒前
笑死 最好生三个孩子
财新网友v286Rv(北京)812天2小时13分35秒前
先鼓励生一个孩子吧。。。
william wang1774(上海市)818天22小时22分28秒前
说得比较理想化,建议梁总回归携程,先把携程在旅游方面的诸多问题解决好。给大家减减负。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