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预调微调

预调微调

保卫5%目标,是时候行动了

质性影响。 第三,稳增长需要的是全面的、大力度措施,尽快扭转社会预期。过去一段时间的稳增长,侧重于某一领域的、精准滴灌,避免经济过快下滑。当前,总需求明显出现问题,社会通缩预期严重,信心低迷

发布时间:2023-05-29
评论(0)

注:环比为PMI,利率经平减指数调整。 历史上,当经济同比增速还在高位时,即使环比下滑,政策往往是具有定力的。随着未来经济进一步趋缓,不排除逆周期政策会随之,尤其当地产、城投出现非线性变化时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4-28
评论(0)

,在风险化解和处置过程中,把握政策节奏和力度,适时,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有效保障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平稳运行。通过一年多的集中整治和多措并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有效稳住了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3-11
评论(4)

通胀、资产价格形势,对货币政策。 对总量上的“微调手法”,陆挺预计,2023年不会降息降准,原因是现行货币政策已经相当宽松,当前经济主要瓶颈并非贷款成本,而是家庭和企业信心有待回暖。此外,央行

热评:

R.MMCn(内蒙古)214天11小时22分28秒前
5%还谨慎?
# (浙江)218天11小时15分28秒前
风清气正的房地产次序,这是意味着房地产的反腐任重道远,看来各个地方的住建局大招来了!
# (浙江)218天12小时27分15秒前
市场主体没有了,企业主走了
发布时间:2023-03-11
评论(0)

较市场预期更长,同时又面临外需回落的压力。 中金公司研报称,未来央行可能重点关注经济增长恢复以及通胀、资产价格形势,对货币政策。 对总量上的“微调手法”,陆挺预计,2023年不会降息降准,原因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2-03
评论(0)

方式。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1-23
评论(0)

融安全。”陆磊介绍,其中,宏观着眼于,重在预期管理;微观着眼于依法合规,重在尽职免责、越合规越便利。“两者的结合,在多轮次高强度冲击下保持了外汇市场稳健运行,韧性得到检验。” “金融安全是国家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6-27
评论(7)

反弹时期。”刘晓光认为,现在很多已经不足以应对宏观经济日益面临的内生性下滑的风险,高度重视疫情冲击下各类微观市场主体行为模式变化后的宏观经济后果,特别是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行为的保守化倾向,会导

热评:

KD2020(淄博)475天12小时52分13秒前
实事求是就是要用真正的科学精神选择能造福人民的事,而不是彼此心照不宣的讲高调。科学或不科学,只能通过证实或证伪来决定。不能证实或证伪的就仅仅是假说。从万有引力到相对论到量子力学都是在不断验证不断争辩中前行。
freeair(上海)475天16小时3分52秒前
人心重要得很!
Ostu(上海)475天21小时56分50秒前
经济失速现在最大问题是失去动力 靠什么抓增速 房地产?外贸?消费?
发布时间:2022-04-26
评论(0)

平稳,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健。 在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央行此举有助于释放“稳”的信号。“此次央行提前进行,有助稳定市场预期。”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期受外围多重因素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