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政府补贴

政府补贴

动机良好的政策为什么经常无效

法是让他们免费使用化肥或者政府给予大量补贴。但是,往往数额巨大以至一些国家无力负担,同时还会产生其他问题,比如这些补贴通常主要流向那些具有良好政府关系的大地主,或者政府可能无法在正确的时间提供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5)

,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从中获益,使得产品价格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电动车大举出口欧洲,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损害了欧盟汽车工业企业的利益。 2010年以来,欧盟已多次对中国商品进行反补贴

热评:

Hong7206(陕西)6小时53分24秒前
减少单纯贸易方式,加快海外建厂。特斯拉都可以做到在德国建厂,我们的新老势力能吊打特斯拉,去欧洲建厂继续吊打。
coucaicai(北京)12小时10分39秒前
被调查也不是坏事,至少说明有竞争力
言声乐(北京)14小时16分23秒前
2022年,中国成为欧盟汽车进口第一大来源国,进口量达到52.2万辆,占总进口量的16.1%。该调查是欧委会自行发起,未收到任何车企投诉,除了中国企业,在华外企也是此次调查对象。
发布时间:2023-10-14
评论(4)

,欧盟委员会正在启动一项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10月4日,欧盟宣布对产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正式开始反补贴调查,调查期预计不超过13个月。 欧盟认为,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从中获益,使得产品价

热评:

Shoob(北京)1天10小时32分33秒前
欧盟也不懂回旋一下,中国政府一般只会更硬… 拿国家力量砸坏你的市场
shcscx(中国)2天16小时20分27秒前
欧洲能保住一块豪车市场就是最大胜利
shcscx(中国)2天16小时20分54秒前
欧洲能源和人力成本那么高,无论怎么折腾,它的平价汽车一下线就没有竞争力了,只能一步步消亡
发布时间:2023-10-10
评论(18)

学交通运输学院副教授周雪梅告诉财新,长期以来城市公交公司都需要,当城市财政保障不了补贴时,公交公司日常经营就会面临困难,有的公司甚至被迫停运。 近两年多以来,国内公交公司停运事件频发。据财新统

热评:

财新网友UdyXrw(安徽)4天10小时39分41秒前
大实话,合肥白马2014年买的12米柴油车,只要16万一辆,省下来的钱够开多少年了
coucaicai(北京)4天12小时59分25秒前
支持政策里有没有支持资金
zz266(海南)5天7小时10分24秒前
不环保,而且加重堵车。若补贴出租车的话,原本通勤距离只需要骑共享单车的人都选择打车去了。
发布时间:2023-10-09
评论(12)

布在美国增加220亿美元,与此前计划叠加,在美投资计划总额升至接近300亿美元,其中超过半数将投向半导体领域。两家韩国企业如果获得美国,未来在中国新增投资将受限。■

热评:

日新fuV(四川)6天15小时39分21秒前
华为怎么还用人家的存储啊?
liuzhoufish(中国)6天17小时20分45秒前
这样对国产化很不利,坚决反对。
干摩西(广东)6天17小时28分3秒前
CUDA DLSS遥遥领先这么多 有必要换高价的台积电吗?
发布时间:2023-09-30
评论(1)

殊为不易,此前已经历多番波折。宁德时代不出资、仅提供技术支持的合作模式是双方对政治和投资风险妥协的结果:宁德时代不参与股权投资,有助于将项目实施和福特汽车获得美国等不确定性风险降到最低;而宁德

热评:

晏泽(云南)14天10小时40分59秒前
看来这种模式也受质疑
发布时间:2023-09-23
评论(4)

宁说,“所以我们需要绿色金融、,还需要全球合作。” 宁高宁在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现在全球积累的大多数温室气体,其实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特别是在过去的50到100年中所积累起来的,因此发达国家要承

热评:

圆融通透随意而行(黑龙江)21天16小时56分26秒前
佩服宁高宁,相当有水平和能力
morrisxd(江苏)21天17小时31分41秒前
虽然没看具体内容,还是认为他说得有理。
财新网友ERSoe6(广东)22天8小时28分36秒前
应考虑开放碳市场,允许企业进行自由交易。
发布时间:2023-09-23
评论(0)

源全面进入市场铺路。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早期依赖,带有补贴的风、光项目拥有优先发电权,不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2020年以来,新能源补贴逐步退坡,新建项目进入不含补贴的平价时代。充满间歇性的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9-23
评论(3)

的市场供应量将被全面释放。 事实上,绿电政策正在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全面进入市场铺路。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早期依赖,带有补贴的风、光项目拥有优先发电权,不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2020年以来,新

热评:

王焕杰(湖南)51秒前
企业端购买绿证或者使用绿电,大势所趋无可厚非,可若这为了满足清洁能源使用强制性需求而增加的成本,通过提高产品售价的形式又转移到消费上身上,是不是不太合理?消费者愿意为了环境友好买单是一回事,企业主和投资人真正承担社会责任是另一回事。
锐宝小不点(江西)22天17小时50分0秒前
数据中心,不冒烟的钢铁厂。。。 去西部水电风电多的地方!
龚风光(北京)22天18小时56分33秒前
需要开放和引导生产力提升,别玩成一个金融游戏了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