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终身寿险

终身寿险

【周刊提前读】偿二代部分放松缓解险企资本压力 渠道降本仍在路上

佣金支付方式的差异化,如手续费分期给予。 在新的佣金费率水平下,寿险行业在银保渠道的手续费佣金预计将呈现多大幅度的下调? 以2023年上半年银保渠道热销的五年期缴增额寿产品为例,此前市场上大部分

发布时间:2023-09-23
评论(7)

的下调? 以2023年上半年银保渠道热销的五年期缴增额寿产品为例,此前市场上大部分公司的总销售费用约为期缴首年保费的40%—60%,其中流向银行的渠道费用占首年保费的20%—40%,其余为保险公

热评:

财新网友l4Fgrs(上海)7天13小时33分1秒前
但实事求是地说,一码归一码,银行可能自身面临各种业务上的压力,但在银保业务上赚的还是盆满钵满吧
oneexy(上海)19天11小时19分45秒前
属实是原来的日子太好过了。。。金融系统风险银行肯定要首当其冲
不知道打死我也不说(北京)19天12小时6分33秒前
未来越来越好才可以
发布时间:2023-09-19
评论(6)

据假设要和实际操作的数据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在实际操作中,寿险公司实际的销售费用要远超费用率假设数据。以此前银保渠道热销的五年期缴增额寿产品为例,市场上大部分公司的总销售费用约为期缴首年保费的40

热评:

财新网友ndtlmS(哈萨克斯坦)28天11小时14分53秒前
提升银保渠道其实是好事,降低营销员渠道占比是大势所趋
财新网友IXd(广东)28天11小时37分21秒前
恒大财富并没有牌照,就是一个没底线的P2P平台
大黎2017(广东)28天14小时5分8秒前
手续费只是一个小方面。牌照要慎给,资金要监管到位,这些才是重点。看看恒大财富都干了些什么,池子里的钱随便提。其他的呢?
发布时间:2023-09-02
评论(2)

换前如增额寿这类储蓄型产品的销量暴增。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上半年寿险行业回暖的原因,更多来自产品切换。但从各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队伍来看,整体规模仍在下行。“在队伍方面,除了国寿在增员上做得比较好

热评:

子洋 Eric(北京)43天12小时22分3秒前
主要还是3.5%~4%的增额寿卖多了,现在新款都是3%了
Nick叶(江苏)44天5小时26分4秒前
会计准则只是会计准则,怎么连企业的经营策略都影响了?伯克希尔不是都提醒投资者别在乎net income,因为这包含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吗?
发布时间:2023-09-02
评论(0)

,各家公司的寿险业务其他关键指标,如人均产能、代理人收入、首年期交保费等均出现大幅提升,险企高管们多将此归结于长期以来的寿险转型成效,以及3.5%预定利率产品切换前如增额寿这类储蓄型产品的销量暴增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8-01
评论(0)

,寿险行业在负债端明显回暖,总保费和新单保费增速反弹明显,部分原因系受产品预定利率下调预期影响,类似增额寿等定价在3.5%的储蓄类产品销量提升所致;彼时赵鹏曾指出规模增量背后的业务价值仍然相对较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7-17
评论(2)

。 预定利率下调推动储蓄险热卖 6月寿险保费猛增 6家上市险企的寿险保费规模在6月单月同比大幅增长27%,预计产品结构中增额寿占比显著提升。 2023年一季度浙江省火化遗体数同比增长72.7

热评:

氷菓楽(中国)40分25秒前
当然是靠政府购买啦
Zazazzzzzz(北京)92天1小时21分47秒前
投资、消费、出口都在降,GDP竟然还增长6.3%。这是如何做到的?
发布时间:2023-07-17
评论(1)

预期影响,类似增额寿等定价在3.5%的储蓄类产品销量提升所致。 据银保渠道业内交流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包括中国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在内的银保新单同比大增,甚至超过2022年全年的总和;叠加

热评:

菜包兔(江苏)39分18秒前
这个3.5%就是所谓的忽悠加炒作,并不是年化3.5%
发布时间:2023-07-15
评论(0)

) 再往细看,保费收入中的新单保费增速,又由以增额寿为代表的储蓄型保险所贡献。近几个月以来,无论是各家银行网点还是代理人的朋友圈,都在借“预定利率为3.5%的产品或将于6月底大范围停售”的消息大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