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中央高层

中央高层

【周刊提前读】消费贷大打价格战 “内卷”背后藏隐忧

期收入为核心的模式,银行会首先判断客户有没有挣钱的能力,再看有没有贷款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表示,近期,伴随着一系列扩大消费的政策出台,消费金融被从宏观上赋予了更高的期待

发布时间:2023-09-16
评论(20)

从宏观上赋予了更高的期待。 2023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这一文件被称为“促消费二十条”,明确提出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8月9日,商

热评:

ZZQ6667(中国)25天6小时8分52秒前
大鱼捞完了,把网眼变小。说直白一点,长尾客户就是穷人,老话讲:要想发穷人头上刮,所以这也不是什么新玩法。经济下行大家要减少消费,省钱才是正道。
财新网友CpaTDG(浙江)26天6小时20分54秒前
原来提前还房贷用的是这个钱啊……
财新网友3rxEIa(广东)26天18小时59分18秒前
消费贷的逻辑是不用还本金,只要每个月还利息就行了。能借出来银行大额信用贷的通常自身有稳定的单位和收入,这样的优质客户银行抢都来不及,哪里会抽贷呢。
发布时间:2023-09-04
评论(3)

是拉开中国房地产全面危机的序幕,鉴于其庞大债务体量和实际控制人过往的高调形象,行业危机标志性事件引起重视,此时国家层面关于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思路转变,悄然提上议事日程。 2023年7月24日中

热评:

岭上春雪(重庆)40天7小时42分48秒前
熊孩子和大家长叫板的资本就是,ta们是和大家长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孩子
A008(河南)42天10小时37分29秒前
果然是大型房地产公司融资负责人写的文章,读起来非常丝滑……
12332268154(湖南)42天13小时42分22秒前
进一步脱实向虚,让房子回归住宅属性!
发布时间:2023-09-04
评论(0)

商业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做市业务顺利开展、稳步发展、风险可控。 百强房企销售额环比连降五个月 于7月下旬要求“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市场预期有所改善,但交易数据反映,市场还在筑底过程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9-02
评论(11)

【财新网】于7月下旬要求“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市场预期有所改善,但交易数据反映,市场还在筑底过程中。中指研究院发布于8月31日的数据显示,百强房企前八个月的销售总额为4.36万亿元,同

热评:

阿甘草原(北京)42天18小时2分49秒前
松绑回归正常市场。
Dream天蓝地绿(广东)42天20小时21分58秒前
经济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基本组成部分,稳健理财对普通人是必须的,土豪例外
哈哈哈達霄(浙江)43天7小时19分15秒前
拭目以待!
发布时间:2023-08-12
评论(33)

已经耗尽,而此类看法可能过于悲观。 自2016年起,多次喊话要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十四五”期间,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优化住房供给体系成为这个机制的主要方向之一。而2023年初以来,

热评:

财新网友zDlbU0(四川)16天20小时18分44秒前
这个其实就是户籍改革就行
今日方知我是我(广东)17天10小时31分45秒前
好的高校都在发达地区,是不是不拿中央拨款补助的就专注招本省本地学生呢?生落后地区的考生就该没有好学校或者没有书读吗? 最好的办法全国一张卷,按分数高低取学生就行,唯一的一小部分名额2%-3%给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劳模烈士子女…以护卫社会与发展公平
财新网友Qq89EE(广东)59天9小时24分24秒前
最好的做法是啥呢,全国一张卷,但是招生计划按照资金来源决定。比如部属高校拿中央拨款,那么全国统招。省属高校,那么就优先照顾本行政区考生,降分录取。如果省属高校拿了中央资助,那么就按照中央出资比例拿出对应的人数全国统招;部属高校拿了地方补助也同理。但是这种妥协都很难做到
发布时间:2023-08-01
评论(1)

先变动。2023年3月,时任吉林省长、“三农”领域学者韩俊转任安徽省委书记,时任海南省长、产业经济领域学者冯飞转任海南省委书记。两人的职务变动实为变动的后续,安徽省委原书记郑栅洁在全国“两会

热评:

Frjpa(上海)76天9小时4分45秒前
勘误:广西委->广西省委
发布时间:2023-07-29
评论(1)

宅用地供应的前提以及明确给出逐步征收房产税的预期下。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起,多次喊话要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十四五”期间,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优化住房供给体系成为这个机制的主要方向之一

热评:

看天收麦子(中国)79天17小时20分41秒前
什么灰犀牛,那可是房间里的大象,都看见了,没人承认而已。
发布时间:2023-07-28
评论(37)

放松热点城市的限制性政策,必须建立在明确增加这类城市住宅用地供应的前提以及明确给出逐步征收房产税的预期下。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起,多次喊话要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十四五”期间,加大保障

热评:

杨想百出(广东)14天8小时18分51秒前
不存在所谓的刚需。如果房价看涨,无论加多少杠杆,自己已经有几套房,都会买。如果房价看跌,无论利率多便宜,自己也就一套房或者没房,都会卖或者租。
Lazylady(北京)14天17小时46分10秒前
很早以前我也是这么看中国房地产的,看到俄罗斯的房价收入比之高,一点也不怀疑集体主义的优越性了,房价当然可以挺住,汇率目前看来只是计算和控制问题,只要没有70年代的内忧外困,只要能挺总归还是要挺着
GJYwrB(广东)15天4小时42分23秒前
文章挺长,但是回避了价格这个关键问题,居民政府债务都已经高企,政府要高价卖地还债,房企要高价卖房回款,居民失业、降薪实在加不起杠杆。核心矛盾就是房价已经远远与居民收入不匹配,市场极度需要一场价格重估。 可惜政府不想要价格回到合理区间,因为那将意味着大量地方政府破产,社会剧烈的缩表,银行倒闭,社会动荡。但是维持价格需要的代价越来越大了,人民币已经一路冲着金圆券去了。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