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资不抵债

资不抵债

"Friday, 7PM | The Next Chapter in Evergrande's Crisis: Evergrande Life and Evergrande Wealth at a Crossroads"

of Hundreds of Billions" 恒大人寿严重 海港人寿整体受让 Evergrande Life Severely Insolvent, Harbor Life Takes

发布时间:2023-10-11
评论(0)

、经营困难、的民营企业依法有序退出市场,助力市场要素资源的重新配置。积极推动建立专门的小微企业破产程序和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制度,探索在破产程序中一体解决企业家为企业债务提供担保问题,有效化解民营

热评:

发布时间:2023-10-09
评论(16)

到756.92亿元,同期公司资产总额为428.52亿元,缺口超过328亿元。(详见财新网报道《恒大汽车上半年交付760辆 录得净亏损68.7亿元》) 10月9日,恒大汽车收报0.51港元/股

热评:

老毛608(河南)6天10小时41分8秒前
估计内部员工认购或者放停车厂了
文一然Abel(北京)6天18小时18分46秒前
圈钱的时候资金在集团内辗转腾挪,出事儿的时候让下面独立主体背锅。话说中东土豪也是真牛,这种骗子企业也能给扔钱。
子洋 Eric(北京)6天18小时47分46秒前
产业激励政策也需要落地,落地就需要有人配合唱戏。
发布时间:2023-10-03
评论(23)

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市场普遍关注,群龙无首叠加的中国恒大,是否还能完成732个项目的“保交楼”任务。 “保交楼”压力巨大 一名恒大前员工告诉财新,恒大的现金流危机在

热评:

老家的猫(北京)11天8小时52分31秒前
感觉戛然而止呀
财新网友gvgCnY(北京)11天13小时33分14秒前
监管不力的成熟市场
xiongjn(江西)11天19小时55分34秒前
杠杆大师
发布时间:2023-10-03
评论(6)

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自许家印涉案状态坐实那刻起,业界对中国恒大的外债处置预期趋于悲观。 一名熟悉境外债务重组业务的香港律师认为,恒大原定的境外重组计划大概率要泡汤。“这家公司缺口超6000亿元

热评:

蜀中汉人(四川)12天3小时15分12秒前
好奇境外债债权人主体是…
如果那麼(广东)13天2小时51分34秒前
自救之路
吴昊3450(广东)13天5小时17分48秒前
坐视许家印离婚、前妻出境,监管层是不是有内鬼?
发布时间:2023-10-01
评论(37)

、2022年中期及2022年全年三份业绩报。据这些报告披露,自2021年出险以来,中国恒大规模持续攀升,过去两年该公司累计净亏损达到8120.3亿元。恒大不可能再有资金投入球队。 “是不是感觉老

热评:

许少年(上海)12天5小时40分37秒前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
白小棠(江苏)12天8小时3分45秒前
外部环境难
高更好(江苏)12天8小时59分36秒前
会玩
发布时间:2023-09-28
评论(24)

负债规模约为1.78万亿元,相比2022年底,增加678亿元。同期,该公司的总资产约为1.74万亿元,相比2022年底缩水943.41亿元。 出险后,中国恒大缺口由2021年底的4731亿元增

热评:

袍哥0913(四川)13天19小时48分20秒前
当然有关系啊,新老工程衔接,账面资金清理,客户关系转移,都要恒大来完成啊,不是政府出了钱就没他事了啊。
财新网友9Tt5ef(中国)14天19小时9分28秒前
过程中扯扯袖子,咬咬耳朵,红红脸,出出汗,怎么就没人管管他?
白云不到处(四川)17天8小时47分36秒前
对于许家印和他的身边人来说,即使如今被抓,但是如果给他们一个机会回到过去,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发布时间:2023-09-28
评论(4)

走向高潮了。新闻界肯定很喜欢恒大,因为它实在是藤蔓绵延、大瓜不断,但对于房地产业,甚至是整个宏观经济来说,这恐怕不是什么好事。 公开资料显示,恒大处于严重的的状况中,2021年底、2022年底

热评:

财新网友EMwrh7(广东)18天7小时39分29秒前
狂欢的过后是清算,地产老板们还等着下一个狂欢?破产重组可以对社会危害最小化…
财新网友EMwrh7(广东)18天7小时42分3秒前
海航重组模式?久拖不决只会危害更大,参考海航破产重组可以减少对社会的危害…
冷静的狮子(辽宁)18天12小时52分5秒前
恒大的未来只有“政府指导下的破产重整”一条道路:立即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停债止息,同时保证需要交房的项目持续运营;政府指定国企+地产同行+金融财务投资人组成破产重整投资人,投入一定资金,适当注资保交付;购房人利益尽可能保护,其他债权分类打折,股权清零,实际控制人和管理层全面追究责任,该抓的抓该吐的吐。
发布时间:2023-09-27
评论(62)

债表的失衡,即通常所讲的“”,企业存在破产的危险。根据辜朝明先生的说法(*1),企业这时不得不将盈利用于偿还债务,而不是投资和扩大业务,经营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变为负债最小化。当所有的企业都这样

热评:

XIAnBr(上海)3天13小时32分50秒前
人类从历史中唯一获得的教训就是从未吸取仼何教训,历史会不断的重演。再来一次依然会走老路!
ghostday(陕西)8天20小时41分30秒前
作者属于供给学派,改革着眼点由资本拉动转向技术驱动,提出观点与辜不同的,逻辑自洽,焦点问题是拉动经济的长期变量,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堵点所在,经济变革推动力来自于体制变革,根子在这里
Arthurzhou123456(北京)9天17小时16分37秒前
许教授分析得不错,但立论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如果按照劳动力人口人均GDP增长来看,日本这30年增长并不比美国差。所以日本经济停滞究竟是许教授说的创新和研发不足还是因为劳动力人口迅速衰减呢?似乎不能立刻排除后者的影响。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