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信息通讯

信息通讯

许小年:浅析日本失去的30年——兼评“资产负债表衰退”

新和创业型企业的生存空间狭小,风险投资业不成气候。凡此种种制度性因素,使得日本企业在低风险的渐进式创新上虽有不俗的表现,却错过了本世纪以来技术ICT为代表的颠覆式创新。日本企业不仅无力和美国竞

发布时间:2023-03-29
评论(0)

洋岛国“2020-2025太平洋贸易援助战略” “地区电子商务战略、“太平洋高质量基础设施倡议”等地区性合作倡议的对接;以及深化基础设施、农林渔业、能源矿产、、电子商务以及旅游等领域互利合作等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3-06
评论(0)

、高科技等领域严重依赖外国进口。民用经济在这些领域的滞后也影响到了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核安全等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本轮俄乌冲突中的电子战与信息战充分暴露了俄罗斯在数字信息技术领域的脆

热评:

发布时间:2023-02-17
评论(8)

术产业发展滞后,在电子制造、医疗、、高科技等领域严重依赖外国进口。民用经济在这些领域发展的滞后,反过来这也影响到了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核安全等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本轮俄乌冲突中的电子

热评:

回来了(巴西)241天12小时36分5秒前
感谢作者回应。首先我无意反对您的观点。然而,我还是对您文章中引述中国防开支数据作为对照有不同意见。它是一个有广泛不同意见的数字。实际上不只是SIPRI,还有IISS评估结果与SIPRI接近,比账面高出了近30%。如果横向对比就可以发现,这两个机构其实也谈不上针对中国——例如US DoD的评估,为1.1-2.0倍,渲染的空间明显就大多了。更不用提另外一大项开支,是无法明说的。如果为了举例子对照,韩国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回来了(日本)242天22小时43分46秒前
文中的中俄国防&安全开支对比图其实有误导的倾向。国防方面,SIPRI对做了测算,比账面高35%。另外一项大概难以说清。
财新读者4439(北京)240天22小时6分6秒前
感谢关注,很高兴看到回应,以下是笔者说明: 1 为什么没有做俄韩国防安全支出对比,而是中俄? 文中也提到了韩俄经济体量接近。但是对本文的主旨来说,还是中俄对比更切题。本文关注对中国的启示,特别想表达发展是安全的基础,中国以更低军费支出比例,实现了高于俄多倍的支出规模。韩国体量与俄接近、军费低于俄,韩俄对比无法说明这点。另,韩俄地理、邻国环境不同,韩有美国安全支持,直接比较也有问题。 2 您可能认为中国也很重视安全、投入高于账面数。不过高低是相对的。俄罗斯在发展与安全方面,比中国更明显偏向于安全,这个比较容易形成共识。中国仍然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您可能更多关注纵向的边际变化(这也是要写本文的背景),但这和横向比较不是一个角度。 3 即使说中国的国防和安全投入比账面高30%,那俄罗斯这方面的支出占比仍然高于中国多倍,从金额来说俄与中国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这不影响结论,甚至还强化了文中观点。另外,若说中国有账面外支出,那其他国家是否就没有呢?不好说。另外还有购买力平价等问题。这些讨论是严谨的,但是离主题更远了。本文用最直接的数据对读者最透明。当然,如果引用客观的研究来加强这个论据文章就更完美了。
wjjxr(北京)241天21小时8分38秒前
竟然都一年了
kkchance(广东)241天23小时18分46秒前
用那么高的国防预算得到这样的剧,ia m
发布时间:2023-01-29
评论(0)

。由数字数据这种要素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如技术(5g)、人工智能、数据贸易、物联网等,各个国家都望在每个方面都能够先声夺人,占领高地。特别是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天,数据的作用愈发凸显。该报告虽针

热评:

发布时间:2022-11-19
评论(0)

注册资本为185.1亿元,重点围绕国家战略、上海市政府发布的产业规划中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新兴数字等重点产业和上海国资重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9-06
评论(0)

,主要围绕煤炭、发电、电力系统改革及石油石化等相关领域布局;三是半导体上下游、高端机械制造、和信息安全、特种装备等关键技术领域国企;四是受益于国家发展战略的主题板块,如碳中和、绿色发展、共同富裕

热评:

发布时间:2022-09-01
评论(1)

3.7亿美元)的低利率特别贷款。 同时,韩国政府也计划在中韩两国都在努力促进的领域加强合作,如技术以及高科技零部件和材料等。 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韩国对中国的出口

热评:

财新网友MU6PJG(北京)30分57秒前
当前环境下,中国由于特殊的内循环禀赋和能源贸易方面的安排,经常项目会体现出格外的坚韧性
发布时间:2022-05-26
评论(0)

新贸易理论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发展、运输成本下降,以产品内分工为特征的全球供应链分工越来越重要。“生产分割”、“外包”、“中间品贸易”、“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等概念

热评: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