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前位置: 财新网 > 热点 > 张端鸿

张端鸿

抢人大战不息,多地限制高校重点人才“跳槽”|教育观察

些地方流。有很多地方就会吃亏,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果人才都是这样流动,就会影响当地科技工作的进展。”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鸿告诉财新。 怎么办?为吸引人才,中西部推出各类人才计划

发布时间:2021-09-13
评论(6)

遴选首次大规模运用国际、国内第三方评价结果作为遴选的参考依据,虽然官方并未公开具体标准,但相关‘遴选口径’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传递到了各个层面。”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鸿曾撰文提出。此后,“进入

热评:

活人间(上海)2分23秒前
高智的中国人,为各种刷榜做足了前戏! GDP竞赛之后,高校排名成为各地竞赛的新榜单?
HectorQUa(深圳)762天17小时27分58秒前
生化环材,唉
沈ZS(内蒙古)762天17小时53分43秒前
看一看笑一笑,就好。当真,你就输了!!
发布时间:2021-08-19
评论(5)

作更多的大学也获得更高的排名。 就中国高校的表现,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鸿表示,其在声誉、论文发表引用等指标确实有明显进步,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中国大学近年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动中确实取得的进

热评:

财新网友idSE4Azrn(洛阳)786天2小时37分18秒前
自娱自乐
财新网友nXIcla(多伦多)787天12小时59分9秒前
既然是西方主导的排名,追求它有何意义?
Dennis2127(北京)787天15小时48分53秒前
有什么意义
发布时间:2020-11-04
评论(6)

。政府仍是教育投入最主要的来源,但近年来,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财政压力持续增大,财政性教育经费要持续保证超4%,已经颇为不易。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鸿认为,要持续保证超4%不易,是因为中国财

热评:

财新网友xBHIMG(湖南省)21分59秒前
花到哪里了?
Eric8638(上海市长宁区)1075天10小时14分25秒前
仍有待提高,农村教育基础依然不健全不完善。
财新网友qdAno0hlp(广东省深圳市)1075天11小时2分16秒前
千人计划,立竿见影
发布时间:2020-02-23
评论(5)

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 “双一流”建设热潮下,“SCI论文指标”为代表的科研绩效更为普遍。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鸿曾撰文分析,诸多

热评:

西南财经大学王鹏(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1329天23小时3分40秒前
最后一段说到点子上了
明议(中国)1330天11小时21分12秒前
去行政化是本 去SCI是末 舍本逐末
XpGZhou(广东省深圳市)1330天12小时56分4秒前
千万别改成了没有量化指标的行政评价
发布时间:2019-10-17
评论(0)

占比2012年首次突破4%,达到4.28%;而2013年至2019年间,最高数据始终未能刷新。 对此,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鸿认为,要持续保证超4%颇为不易,是因为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8-17
评论(0)

经费增幅持续保持在10%以上。 “不仅是中央直属高校,地方院校的(高教经费)也在增长,可以看到这些年(政府)对高等教育前所未有地重视。”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鸿说,从国际比较来看,全球高等教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8-08
评论(0)

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鸿说。 他同时强调,从可持续的角度看来,高校发展不应一味依靠公共财政,还需开拓多元的经费筹资方式,包括企业合作、社会捐赠等。 高校“贫富”差距何来 高校“贫富”差距大,根

热评:

发布时间:2019-08-03
评论(0)

越来越严重,“到了一定的程度,可能超越底线,这就成为一个道德问题了”。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鸿表示,目前中国学术界同行评价的体系,还没有真正成熟地建立起来。整个的学术诚信,存在一些局部

热评:

图片

视频

专题推荐: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